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回應「學習歷程檔案不宜綁考招」

◎ 陳添丁

拜讀張耀文、黃婷婷、黃世旭三位教授投書「學習歷程檔案不宜綁考招」,肇因於教育部錯將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遺失,致使看似穩健上路的學習歷程檔案政策再起波瀾。基於政策穩定及信賴保護,個人以為不宜戛然而止,但持續微調精進有其必要性:

一、資訊時代:多數人或有的經驗,扼腕論文資料打到一半,電腦突然當機…此刻即便舊檔救不回,亦會選擇重打,而非回到手寫。同理,學習歷程檔案用意之一,是將現行申請入學備審資料數位化及系統化,此次事件錯在資安意識不足,而非學習歷程檔案本身,應朝防呆、備份、防駭等措施加強。

二、適性探索:該文提及「就如申請研究所,誰會從大一就開始準備申請資料」?然按學者Ginzberg的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發展階段依序為幻想期(十一歲前)、嘗試期(十一至十七歲)及現實期(十七歲後),其中高中乃屬少年邁向青年過渡時期,會經歷興趣、能力、價值觀等綜合嘗試後,客觀地將職業願望與實現條件結合,型塑職業目標;況且,當前大專校院已達每十人即有一點三人選擇休退學,原因之一為志趣不合;再加上傳統社會家長對孩子選校抑或選系之期待,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協助師生及家長共同探索孩子學習軌跡的策略工具,有其需要,迥異於大學畢業生對研究所升學與否之考量。

三、學校選才:我國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制度設計,係參照南韓「學生綜合紀錄簿」,依曾赴該國考察的教授心得所示,南韓甄選入學名額已達七成七,且六成校系均將學習歷程占分提高至五成以上,就學校說法認為此制度有益於招收到更靈活、符合學校理念的學生。爰此,相信學習歷程檔案制度的引進,將有助於學校能依學生興趣、性向及能力合適擇才培育。

惟不免讓人憶起韓劇「天空之城」台詞所暗喻的韓國社會…現在是學綜時代,要怎麼管理平時成績,小論文要怎麼寫,要先在大學入學前做完,才能考上…因此出現「升學協調員」職業,以協助孩子打理升學大小事。此正是我國學習歷程檔案推動以來常見隱憂。如何避免擴大城鄉差距及淪為軍備競賽,教育當局應時刻瞭解實況並做出因應調整。

(作者為教育行政人員,新竹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