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也與潘縣長談南岬之盟立碑

◎ 林文彬

李道勇大作《潘縣長,請讓《南岬之盟》為出火加分!》的期勉,距離潘縣長明年底即將八年屆滿只剩一年多,不免令人聯想到《金縷衣》的詩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在位時有行政之便,趁勢而為,免徒遺憾。

卸任首長之後,「到底為地方做了甚麼?」可是人前人後的大哉問。像爭取工業區、造橋鋪路之外,恐怕有些人會說不上來,到底做了甚麼?而李道勇的進言,可是有識者可舉一反三的見微知著。

「恆春出火」是有名的自然景區,但少為人知的是《斯卡羅》劇中《南岬之盟》攸關台灣現代歷史的「蝴蝶效應」的簽署地。文史價值濃烈,不弱出火,但一般遊客只能讚嘆大自然的神奇,卻無緣認識撼動台灣歷史變局的重中之重。少了這一層知性之旅的親近與展示,就少了遊客留連忘返的時機與想望,是遊客的遺憾,也是地方的損失。而立碑見證,「省本多利」,不失為一大建設。

因此舉如,雲林的「台十九線」道路又名「中央公路」,其途經北港、元長、褒忠,崙背的雲林路段,實應改稱「虎尾壠(景觀)大道」,並於褒忠設立「虎尾壠文化園區」,見證四百年前荷蘭人依此路徑四度征戰虎尾壠人的歷史,與當時的生活樣貌;另雲林鐵國山的「雲二○九線」道路亦應又名「柯鐵路」,並設立古坑「鐵國山文化園區」,紀念台灣抗日三猛之一的柯鐵,以免遊客只知「劍湖山」不知「鐵國山」,而落失文化觀光的加乘效益。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前虎尾鎮長、著有《台灣的第三條路:社區營造政治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