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撤軍阿富汗 美國更有強大實力重返亞洲

◎ 姚中原

美國總統拜登八月底在白宮發表演說,宣告結束長達廿年的阿富汗戰爭,並且捍衛撤軍正確決定;他亦強調未來將致力提升美國競爭力,更要集中資源對付中國。此次美軍撤出阿富汗後,未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整體駐軍,將具有更強大的全球機動力與軍事應變能力。

近廿年來,美國共有兩次大規模的海外駐軍調整。首次在前總統布希時期,為了重新部署全球軍力並節省龐大國防經費,於二○○四年十月開始分期分批實施撤軍,當時自歐洲與亞洲各地(如日本、南韓),共撤退約八萬名的駐紮美軍,這是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一次撤軍行動。第二次即為今年七月底開始至八月卅日的阿富汗撤軍,根據白宮資訊,美國以空運方式共撤離了美軍與阿富汗公民達十二萬餘人。

歷次美國調整或撤離海外駐軍,皆有其全球戰略考量以及因應新國際局勢的軍事目的。此由二○○一年九月美國防部公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內容可得知。該報告明確指出,未來美國將根據已發生變化的國際安全形勢,對美軍全球部署態勢進行調整,並提出調整的主要戰略構想如下,未來美國希望在海外關鍵地區,建立具有更強機動能力的軍事基地,並隨時依據海外區域的嚇阻需求,重新調整軍隊與裝備部署。

另外,依據「二○○四年美國國家軍事戰略」,更詳細說明維持龐大與機動性的海外駐軍,仍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重點,並有下列四大戰略意義。一是維持前沿軍事存在,對有關國家進行軍事威懾;二是在威懾失效時,採取軍事行動以有效解決地區危機;三是藉海外駐軍的存在,為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影響力提供可靠的軍事後盾;四是強化和盟國的戰略聯繫,但為因應國際形勢變化,有時亦須放棄於固定地區的傳統兵力部署,改採靈活運用的軍事部署方式。

此次撤軍後,美國戰略重心勢將移轉至西太平洋,未來更可集中軍事力量對付中國。換言之,美國已在亞太地區的日、韓、關島及新加坡等地形成基地鏈,箝制中共在亞洲的軍事影響力;未來將有更大國防資源,可強力嚇阻並牽制中共突破「第二島鏈」的勢力。

總言,近年來中共軍事能力發展的深度與範疇,早已超出因應「台灣問題」所需,中共在南海區域的軍力擴張,也已嚴重威脅到美國亞太利益。美國重新調整全球軍力部署,並表明「重返亞洲」決心,將會鼓舞更多盟國積極介入台海安全與印太事務,共同扮演強大的軍事與安全維護角色。

(作者是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大學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