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讓年輕人打一劑BNT用意何在?

◎ 沈政男

台灣新冠疾病至今累積一萬六千餘例,其中未滿二十歲重症只有三例,死亡零,顯見大學生以下族群即使染疫,也幾乎都是輕症。不獨台灣,而是舉世皆然,因此世衛老早建議,在疫苗不夠的時候,要追求青少年疫苗覆蓋率之前,應先讓染疫高危險群接受完整(至少兩劑)疫苗接種,行有餘力再讓年輕人施打。然而,台灣全體疫苗一劑覆蓋率未達五成,竟然就打算讓好不容易買到的BNT疫苗先給十二到十七歲,甚至十八歲到二十二歲族群優先施打

以目前疫苗到貨量與施打安排計畫,這些年輕人打了一劑BNT後,恐怕得等十到十二周才能打第二劑,這就不免讓人困惑,讓年輕人打一劑BNT的用意何在?如果是為了降低重症率,他們的重症率本來就極低,何需再用一劑疫苗來保護?況且,以一劑疫苗的重症保護力來說,AZ疫苗不遜於BNT疫苗,甚至持續時間更長久。

BNT一說要來,馬上就有三百多萬人預約,顯見這些人先前不打其他疫苗,就是為了等BNT。如今把首批BNT留給年輕人,而讓二十三歲以上預約AZ,可預料這些人恐怕也不會想打AZ,難以有效提高覆蓋率。況且,只要滿十八歲就能打AZ,為什麼不讓大學生預約AZ?此外,高端疫苗滿二十歲就能打,不一定要打BNT。一個比較簡單的做法,乃開放十八歲以上預約AZ或BNT,然後依年齡往下開,國外就是這麼做。

追求第一劑覆蓋率,先取得基本保護力,其實是alpha變種以前的思維了!delta變種的突破性感染率相當高,以美國梅約診所與以色列的數據來看,甚至兩劑突破率可達六成,更不用說只打一劑了!因此,與其讓很多人打一劑,然後空等第二劑,不如讓高危險群先完成兩劑接種,避免大量重症發生。

打一劑就能避免重症的想法也已過時,最新美國退伍軍人的研究發現,如果發生突破性感染,打了疫苗以後得到重症的比率跟沒打是完全一樣。

秋冬將屆,國外delta疫情又如此猖獗,應先讓重症高危險族群完成兩劑施打,尤其應採用混打,以取得最佳保護力。況且,以台灣這一波疫情各年齡層的感染率來說,中老年族群染疫比例比年輕人高,也比國外高,若先由他們施打BNT疫苗,群體保護力更高。至於年輕人,可先靠非藥物手段來保護自己,待中老年族群取得完整保護力再進行施打。

(作者為醫師,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