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民主製造」台印合作,起風了!

◎ 林筱甄

經過一整年投稿台印合作策略及緊迫事宜,終於喚來印度駐台代表戴國瀾先生於本報刊載回應,欣慰之餘,有感台印合作已露曙光。

全球失業人口破億,印度疫後亟須外資進駐急起直追,以安定勞工就業及民生問題。全球供應鏈在「去中國化」的趨勢下,已分化為以美國為首或以中國為主的雙元供應鏈,許多國際大廠意識到美中結構性衝突,將資金及生產基地移出中國,歐美企業龍頭更是積極布局印度供應鏈。

疫情造成的產品緊缺以及缺乏政治互信,使得西方國家集結價值觀相同的夥伴,以組建抗衡中國的供應鏈,全球化產業陷入兩種價值觀的競賽之中,東亞、東南亞區域的產業也勢必得在兩種價值觀間做出選擇,更進一步地說,是在兩個十四億人口的市場做出選擇。

南亞大國必須走出一條具有印度特色的大國之路,印度拒絕加入RCEP及一帶一路,由中印邊境的對峙以及國內日益增長的抵制中國貨情緒,就可以看出印度的決心是要打造一個獨立的製造大國,以免淪為中國的衛星工廠。印度一方面抓緊機會吸引從中國外流的企業,與此同時,也在翻轉與東南亞市場的競爭關係,積極拉攏東協國家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而外移的中小企業。

當有朝一日「印度製造」的產能可與「中國製造」平視時,民主國家的需求就由「民主製造」的產品來滿足,印度便成為民主陣營的製造基地。各國對疫情時期搶奪防疫物資的場景餘悸猶存,西方民主陣營勢必將呈現一面倒的效應,當西方國家開始不買中國貨時,中國一帶一路所帶來的衝擊亦迎刃而解,這也是美國一直強調航行自由的原因,必須保證民主貨品在海上的運輸安全。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民主製造vs.共產製造」的口號遲早會響起,身為民主國家的我們,難道還不懂得加緊與印度合作趕搭這班民主列車?印度幾乎是全球都帶著資金想要搶進的市場,沒人有時間等你,甚至連印度地方邦都切不入,台灣如何從日、韓、東協國家中脫穎而出?製造業需要大量的能源作為後盾,印度當然會選擇有能源的國家對其開放市場。這一步沒先踏出,其餘都是奢談!

(作者為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