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亂綁五倍券 慎防振興效果打折

◎ 余宗龍

行政院繼日前拍板發放振興五倍券後,還打算讓去年順利帶動產值的藝Fun券、動滋券、農遊券、客庄券重出江湖,帶動消費熱潮,活絡市場經濟。筆者樂見各部會積極規劃各類振興券,對今年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內需型產業,有如久旱逢甘霖。但要提醒相關部會設計振興方案時,勿與「五倍券」包裹處理,否則將容易使民眾集中消費特定業別或因導流效果不佳,恐無法帶動受疫情衝擊產業雨露均沾的加乘效益。

舉例來說,日前體育署透露新版動滋券研議採「先消費後換券」方式,幫助運動產業做紓困。意即民眾得先將振興券使用在十二項運動產業合作店家,且消費達到一定額度後,才可獲得動滋券加碼。在雙重誘因下,或許可活絡此產業的消費,但會相對排擠五倍券於其他業別的支出,流於振興運動產業,與振興券欲達到的促進消費在市面上循環流通、擴大產業振興效果的成效相左。

直言之,去年的動滋券,共有三七六萬人使用,若新版動滋券以搭配五倍券為前提推出,此導流機制,恐造成有些產業未有顯著受益。當然,對體育署而言,也可能因為「消費換券」的型態,民眾不買單、轉換率不佳,導致「動滋券2.0」的領取率滑落,讓政策美意失焦。這亦是表示農遊券會朝向配合五倍券來規劃的農委會,不可不慎之處。

再者,各式政策工具加碼優惠措施的助攻,應依序登場,不同的時間點,推動不同的政策,以延續消費熱潮。像是接下來的秋天,可先推出屬性是戶外活動為主的動滋券、農遊券、客庄券;等冬天再發行以室內活動為主的藝Fun券,來維持消費熱度不減。

今年因本土疫情影響,民生經濟衝擊層面比去年更深且廣,零售業、餐飲業、服務業跟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承載了六成以上的就業人口。振興五倍券目的在於增加國人消費意願,導引導流到急需及時雨的產業,帶動經濟效益。因此,政府對各類振興券的設計和配套措施,應全盤考量,減少重複使用於特定產業別,並有節奏性地推出,整合民間資源,發揮最大功效,使各產業受惠,才能達到最好的振興效果。

(作者為中興大學教授兼運動與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