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陣營戰略轉移的起承轉合

◎ 林筱甄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連連攻城掠地,若阿富汗總統能仿效前南非白人總統戴克拉克屈就轉任曼德拉副手,則有助早日平息動盪與塔利班和平落幕。中國迅速填補了美軍、北約部隊撤離後的戰略真空,以基礎建設將勢力伸入中東各隅—中資企業在埃及開羅以東五十公里的荒漠打造新都;中國與伊朗達成協議,投資伊朗四千億美元換取伊朗廿五年原油供應並加入一帶一路;北京將對受到美國金融制裁的敘利亞進行戰後復興建設…

美國過去廿年在阿富汗駐軍消耗了二兆美元的戰爭成本,疫情期間也深受病毒傳播所擾。石油戰負油價的教訓讓美國驚覺掌握石油定價權至關重要,傳統油源之戰略價值非頁岩油產業所能取代,放眼望去中東都是有主油源,反觀海上但凡航行自由所經之處,皆可視為無主油源。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美國果斷將軍事重心由中東轉往東亞,由陸戰轉為海戰,打算集結西方海權盟友恢復海上霸權。中國劃出十萬平方公里史上最大的演習區,與陸權大國俄羅斯聯手軍演,因俄羅斯深知美國海上大軍遲早會一路扶搖直上,北極不會平靜太久。

中國為阻止南海聲索國親美,以RCEP和經濟手段與東協十國合議,藉此商議南海行為準則。美國的胃口太大,南海諸國要想做到置身事外並不容易,於是乎轉往與盟友經濟合作的方式是為上策也是解套!美國海上盟友當中最耐人尋味的當屬英國和印度,他們是美國最飢餓的盟友,一個脫歐、另一個剛從中印邊境下山。其中又以印度的地位最為出眾,既與中國同為人口大國又和兩大陣營保持等距。

印度一心想要成為製造大國,疫後百業復甦需要大量能源及製造鏈進駐,正好與需要市場的東協各取所值。相形之下,不選邊站的南海聲索國與印度討論經濟合作就顯得容易許多。一旦以南海石油換取印度市場的機制成形,東協國家陸續登印到位,那些該表態而不表態、該拿出誠意又拿不出手,尾隨跟著赴印度投資的國家,就會被印度一腳踢開。

印度來南海尋求合作,將成為更令中國傷腦筋的鄰居,也是美陣營在南海心照不宣的默契。

(作者為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