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恆大債券殖利率53% 看中國房市風暴

◎ 陳鴻達

過去幾年就曾預警過,今年是中國房地產業債券到期日的高峰,大約有一.二八兆人民幣的債券到期,明年大約有九千億人民幣債券到期。因此,近來房地產業債券違約消息也像連珠炮一樣,此起彼落;另外,債券價格崩跌的消息,也是一件比一件慘烈。

以中國最大房地產公司恆大為例,為了資金周轉,以前所未有的折扣拋售房子換取現金。這還不夠,必須以借新還舊來彌補收支短缺。以去年初為例,在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下,恆大發行一檔票面利率高達十二%的債券來搶現金。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局勢更加嚴峻,這些債券的市場價格也不停崩跌。近日更傳出,明年三月到期的債券,市場交易殖利率竟跳升至五十三%。差不多是現在花五千元購買恆大債券,八個月後可以得到一萬元的償還。信用評等機構標準普爾本月五日將該公司的評級從B-下調至CCC,惠譽、穆迪也採取類似措施。其財務風險之巨大可想而知。

恆大是指標龍頭企業尚且如此,其他公司也相去不遠。因此,本月十五日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房地產是亞洲高收益債市的重要來源,近來接連違約,使投資者信心動搖。根據ICE美銀指數顯示,目前整體中企發行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平均殖利率已高達十四%,比同級美國企業債多約十個百分點,創十年新高,這也反映出中企債券信評惡化的情形。

一般來說,殖利率與風險是相對應的,殖利率越高,風險越大。目前信評為「B」的中國公司債,平均殖利率相對公債的利差已擴大至近十七個百分點。在投資者的算盤中,這隱含著未來違約率已高達三十%。

造成中國房地產下挫的動能,與當初推升創造恆大帝國的動能一樣,只是方向剛好相反。當初恆大認為房價只漲不跌,故肆無忌憚地採取高槓桿操作,快速造就其帝國。但當房子供給過剩,房價開始反轉時,房地產業的利潤下跌,相反的融資成本不斷增加。現在的情形就是,負債成本增加的速度遠大於營收,只好以高利借新還舊。

由於如果恆大倒了之後會有連串的骨牌效應,因此,不管是官方或其他金融機構都會幫它撐,但能撐到哪一天,就不知道了。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