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十八分大學生

■ 葉海煙

今年大學錄取率再創新高,錄取分數已低到十分不堪─採計四科並加權,只需達到十八點四七分,就有學校可唸。這不禁讓人懷疑:這些考生真的已經好好地唸完高中了嗎?而他們進了大學,又如何能夠從事「高深學問」的追求?

放眼國際,現代大學的建立與經營,已逐漸進入知識市場的自由機制中;也就是說,在企業化甚至商業化的運作過程中,大學的某些功能已形同公司行號,它們必須呼應供需(即買方與賣方)雙方是否平衡的基本原則。由此觀察,國內高等教育的市場是已然出現「供過於求」,賣的多買的少的情況。而始作俑者,一方面是這些年來政府順應各地的「民意」,廣設「國立大學」(數量之多,已幾乎佔全數大學的半數);另一方面則是民間興學,大開方便之門,特別是一些專科型、技術型與應用型的學校,是理當讓他們辦出一些具特色專科學校來,而不必頂著「大學」之名,去承受不該承受的學術壓力和社會期許。事實上,連不少國立大學本質上也是專科學校,而不是具有學科完整性與綜合性的大學。

顯然,淘汰或退場之機制必須馬上啟動,而這一方面必須尊重市場機制與社會需求,不能單憑評鑑制度,就一紙令下,讓一些具有潛力甚至有前瞻性的學校或科系無端消失;另一方面,也必須公私兩行,不能厚愛某些「國立大學」,而竟讓它們繼續糟蹋人民的血汗錢,「合併」不就是一條活路?眼前就有某些國立大學的某些科系出現辦學不力的情況,而使得它們的學生程度已落在前段班的私立大學之後,這就難免讓人懷疑政府挹注於高等教育的投資是否划算。

此外,一提到退場,一般人都會馬上想到:當然是民辦的私校要退場,而幾乎不太會想到國立大學是否也得關閉?然而,就教育投資的觀念看來,台灣的國立大學是否過多,已然是無法迴避的問題;而從教育的公平性著眼,讓那麼多有錢人的子弟去唸比較便宜的國立大學,而使龐大的國立大學的投資嚴重擠壓義務教育的經費,這或許已違背「教育正義」的原則。再者,過度運用公部門的權力來干預教育的自由機能,而讓不夠開放也同時不夠健康的民辦機制,肇致「劣幣驅逐良幣」的嚴重後果,則又已然是一種公共資源的浪費。

因此,如何鼓勵甚至獎勵民間興學,並同時讓台灣的高等教育能夠在機會均等的立足點上,不再出現齊頭式的假平等,也不再一味包庇那些利用公家資源卻未能跳脫「衙門」習氣,而無法進入自由之競爭場域的保守之徒(他們可能還認為在公立學校教書是個鐵飯碗),乃是無比艱鉅的教育工程。由此看來,此刻正是台灣高等教育千載難逢的轉捩點,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而那些追逐明星學府和熱門科系的心態,以及誰是狀元誰最頂尖的花邊,也就微不足道了。

(作者為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