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如何從簡從速從優救助受災農民

◎ 楊明憲

連續豪雨,農業災損超過四.六七億元,總統及行政院長指示要「從簡、從速、從優」發放現金救助,以協助受災農民早日復耕。這場景經常發生。其實,政府相關部門也持續改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及機制,但為何仍每次都要指示「從簡、從速、從優」呢?顯然目前作法與農民期待仍有落差。

程序上,縣市政府於天然災害發生後七日內,視農業損失程度,將救助地區及品項報請農委會公告辦理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公告後,農民於十日內向受災地公所提出申請,地方公所受理後,於三十日內完成現場勘查,若災損程度超過百分之二十,則由公所填具救助統計表呈報縣市政府,縣市政府再於七日內完成公所申請案件之抽查,之後再報請農委會辦理現金救助,農委會收受縣市救助統計表及抽查紀錄表後七日內完成審核,並將救助款逕撥地方公所,再由公所或農漁會發放。這樣整個程序流程要花多久時間?六十一天!

不過,在今年已修法將災害性天氣參數作為勘損依據,可作為縣市政府認定農業損失程度之依據再呈報公告,甚至可以用這農業損失程度省去地方公所之現勘,可望再節省時間,但流程並未縮短,主要是行政層級的層層節制。

要如何「從簡、從速、從優」呢?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協作平台或資訊系統,農民將災損照片及申請表傳至此平台,地方公所、縣市政府、農委會均可隨時在此平台逐一個別確認,配合必要的場勘及抽查確認,先確認完畢即可先直接撥款至農民帳戶,不用集體呈報或依行政層級作業,如此當可加速並縮短程序。

另外,參酌保險公司辦理天氣參數型農業保險之經驗,完全依雨量或風速的客觀資料啟動理賠,不需由農民提出申請,保險公司依啟賠條件及投保資料,在五天內理賠到戶,這才是真正的從簡從速。

因此,我們建議將天災救助改為天氣參數型農業保險,由農民在生產前投保,但保費是完全由政府補助,且理賠金額即為救助金額,不影響農民既有權益。

不過,天氣參數型農業保險會有基差問題,即天氣參數與個別農民災損可能有落差,故需要再廣設更多小型簡易氣象站,並有天災與災損之科學研究依據。如此,將可使政府照顧美意從簡從速的落實。

至於從優部分,建議可以結合相關的農業保險保單,也就是農民投保天災救助的基本險之後,可再加購農業保險商品,並享有更優渥的保費補助或理賠條件,以使農民面對天災獲得更好的保障。

(作者為逢甲大學教授、前臺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