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奧運看完看火箭 台灣何時被看見

◎ 陳詩寧

面向太空,是要不要做一件困難的事的決定。這讓人想起美國甘迺迪總統宣布登月計畫的演說,「我們選擇在這十年內登陸月球並完成其他的事,不是因為它們很簡單,而是因為它們很艱難。」

日本戰後一切百廢待舉,但積極重回國際社會,決定參加一九五七年開始的「地球觀測年」,並派出南極觀測隊。這個計畫獲得日本產官學界的支持與迴響,也激勵了全日本的士氣。

筆者自一年多前受邀觀看現場火箭發射,即迷上在網路上看各國火箭發射直播,上月與「商業太空實驗室」、「比爾的太空萬事屋」粉絲頁同好共同發起太空直播組,號召網友一同見證維珍航空和藍色起源公司的人類商業旅行濫觴,兩次全程參與直播的網友多達一千人次,並引發熱烈迴響。

為何看火箭會引發興趣,筆者認為,原因之一是疫情期間國際交流受限、出國不便,在此期間,人類卻頻繁進出太空卡門線,令人有「世界不平太空平」的感嘆。原因之二則是,到太空的人類已不是科學太空人,而是一般旅客,若以太空直播組自行開發的「全球火箭發射時程表」動態統計,一個月全球發射近二十班火箭,其中大部分為商業用途,太空旅行、太空醫療、太空飲食成為顯學指日可待。

欣見台灣的NASA—太空中心行政法人化之後,新的業務範圍包括「辦理國家發射場域之選址、籌設規劃、營運及管理」,相信此業務除了能帶動載具和衛星產業發展,也能增加太空產業被民眾看見的機會,進而引起廣泛產業投入的契機。尤其是新太空產業多元的金融支持方案,更是新興國家投入太空的必要條件。

與培養奧運新世代一樣,太空發展一樣是面對新世代的投資。我們應該留什麼格局給挑戰比我們巨大的下一代,必要時能讓下一代將自己帶離危機,眺望太空也是增加下一代生存機會的方法。

(作者曾任職電動車公司、太空直播組製作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