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共論壇」就是為「終極統一」鋪路

正當政府為爭取台灣加入聯合國之權利努力不懈的時候,中國國民黨不但未以在野的身分為台灣人民發聲,反而以「推台灣人民給車子撞」來形容我方之入聯申請案,口吻儼如北京之代言人。執政的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對此以「入聯驗證國民黨的三大錯誤」(八月五日自由廣場)予以反駁,認為入聯申請案在中國主使下退件,所顯示的是中國北京對中國國民黨「兩岸互不否定」、「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以及「國共論壇帶來兩岸和解」主張的三大否定。

正如「三大錯誤」一文所言,自從二○○五年開啟國共論壇後,不但完全未帶來兩岸和解,反而舉辦越多,台灣的國際空間被殲滅更多,國際上「一中」亦越「實質化」。我們基本上認同此一看法,但也趁此機會提醒國人,「國共論壇」本來就是要達到中國所設定的「經濟一中」為其努力之目標,所以無所謂的錯誤命題。換言之,近一年多來,透過主權之模糊及兩岸更密切的往來,在國際上擴大「一中」之實質化,正是「經濟一中」的目的,至於「國共論壇對台有益」的說詞只是要達成此目的的政治包裝而已。他們了解只要「經濟一中」的目標能夠達成,台灣自然就是北京的囊中物,蒸煎烤燻都可隨北京之所欲,這就是「終極統一」的實現。

是以,國共論壇的本質就是「經濟一中論壇」,所討論的當然就是如何將台灣與中國結合,視中國為台灣在全球分工佈局的唯一腹地,雖然對外也會宣稱是要把「 兩岸關係放在全球脈絡下思考」,但當我國對外投資超過七成已集中在中國,國人出國五十%以上也以中國為目的地之現況下,還在力主加強對中國之投資與往來,就已充分凸顯出中國國民黨的中國政策,本就具有要把台灣與世界隔絕,將其鎖進中國,達成台灣與世界之接軌只能經由中國來實踐的意圖。這一點與中國要求WHO,台灣參與WHO的任何相關活動均須經中國批准的策略邏輯完全吻合,就是要把中國定位為台灣之經濟宗主國,台灣只能在宗主國之授意下從事周邊商業類產業,如物流、營運中心,此類產業之存續均視中國領導人之意志來決定。(註:生產活動均在中國的物流、營運中心,即使終極統一後,主導權仍在北京)。此種主從關係的經濟構圖,美化之,就是馬蕭所提的「兩岸共同市場」。

國共論壇也是台灣這一不正常國家所孕育的不折不扣的怪胎。一個國家的政黨領袖高層,會率領上百工商領袖跑至敵國,與敵國政要一起大談經濟合作與統合,其行徑之荒誕在其他正常國家是不可想像的奇聞,但在台灣卻成為年度的一大盛事。此種目無法紀的賣台行為,不但在國際上催生了「一中」的實質化,在國內亦正轉化為「一國兩制」及「兩岸共同市場」的催化劑。與「兩岸共同市場」名副其實的「中華經濟區域戰略發展協會」於本年四月成立,並在台灣各地拓展分會,甚至把民進黨的幾位立法委員也網羅其中擔任顧問,雖然該會強調絕無黨派色彩,但顧名思義就是以促進中華經濟區之更進一步結合為目的,日前也在台中邀請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也是中國國民黨二○○八年副總統候選人蕭萬長作專題演講,闡述兩岸共同市場的「燦亮」遠景,宛如「一國兩制」在台已是現在進行式。(註:此類遠景必須獲得北京的點頭方能實現,而北京點頭的前提是一國兩制。)

希望民進黨政府及民進黨黨務人員能徹底了解「國共論壇」是計畫性的如水銀瀉地似地滲透於台灣各地社團、政體,民進黨內部亦不放過,若不及早察覺打出對策,什麼制憲、正名、入聯均將成為空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