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用政績說服人

棒球界有一套評量球員價值的制度,從打擊手的打擊率、打點、全壘打等紀錄,評定打擊手的優劣,投手從勝投率、責任失分、保送率,打壞球比等數字可以看出投手的表現,選手吹牛也沒用,一切有實際數字為憑。

但是在政壇卻完全不是這一回事,候選人只要在選前發動公關攻勢塑造形象,健忘的選民就被大量文宣洗腦,可以把從無表現的政治人物化妝成愛國愛家愛民,健康陽光的形象。不依政治人物實際政績,而依媒體和文宣內容評斷政治人物,這是台灣民主不能健全發展的重要原因。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和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都是政治資歷豐富的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這都是可以用事實來檢證的。

就以謝馬二人都任兩屆北高市長,在市長的政績方面,謝長廷的高雄政績,包括整治愛河、自來水質淨化、爭取世運、興建捷運等,但是高捷的弊案風波尚未了結,捷運也只有部分通車。

馬英九台北政績應以開發內湖科技園區最為成功,但是內科的交通卻是內科人的夢魘,內湖線捷運通車日期也一延再延。馬英九曾發下豪語要反轉都市軸線,都市更新萬華區,但是好像不成功;建成圓環改建,卻把圓環帶進了歷史;小巨蛋原要成為國際性的展演場,現在卻因東森出問題,日益走下坡,淪為拍賣場;貓纜該是市府掛在天上的星星,可是一再出狀況,變成台北天空的笑柄。

或許謝馬的政績都不止於此,這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謝馬能以政績說服選民,而不是比文宣造勢、政見吹牛、比「對方比我爛」的負面選舉手段。施政是延續的,就算先發表現不佳,繼任市長救援還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如果先發市長勝球,救援市長不爭氣轉勝為敗,那就只能苦吞敗戰了。

(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