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科學方法微解封 尋求三贏

◎ 蔡嘉鴻

六月二十八日三級警戒期限將屆,然而一般民眾仍有諸多疑慮,多傾向繼續維持三級,待達到安全的接種覆蓋率再調整等級。誠然,限制民眾進入營業場所,確實達到避免群聚的成效,卻百分之百是用商家的經濟損失換來的。「同島一命」的團隊標準,成了這些「良心商家」不得不繼續咬牙苦撐的使命。政府雖然提供了各類型的紓困方案,但部分店家攤商申請條件不符,熄燈數週後,無奈結束營業。

針對這些店家,最大的致命傷在於「限制內用」。對於飲食店家的用餐環境,如果是屬於靜態的就座形式,除了既有的隔板、消毒及分流措施外,也可參考目前建築場所或交通運具空調換氣率所採用的「樓地板面積」與「空調能力或自然通風」比率,以每人每分鐘所需換氣量,合理換算出該場域的「容留人數」,限制業者的內用人數。如此邏輯,內政部的建築法規或是國際標準的計算,以開口位置對於室內通風換氣環境之影響早有可循,並非難事,只須給業者一個方向;若此方法可行,有意願取得消費者信任的業者,應會積極主動提報給地方政府,達到開放最小程度的營業範圍。

讓客人消費,提供民眾安全的飲食環境;讓店家開業,得以有彈性地維持生計;讓員工上工,政府也能順勢調整紓困申領的資格,以工程為基礎的科學方法,不失為三贏的做法。

(作者為鐵路工程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