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經濟 向上提升

■ 小溪

馬英九把明年總統大選主戰場定調在經濟議題,蕭萬長並打出兩岸共同市場作為其主要政策牛肉。

所謂共同市場,其正確精準的定義絕非字面上的共享共有市場的意思,以下我試從國際經濟學的專業來分析探討。

共同市場最重要的內容,除了平常人所認知的商品自由流通,完全沒有貿易障礙之外,還包括所有用於生產的投入要素,譬如資金、人力,也完全可以自由移動,形同無國界狀態。目前全世界也只有歐洲部分國家為求經濟效益,採取這種高層次的區域合作形態。事實上它的實行是需要雙方有對等的經濟實力,與長期良好的互信基礎的前提。

目前台灣每人平均國民生產所得約為一萬六千美元,而中國十三億人每人平均卻只有不到一千美元的所得,如此懸殊的生活水準,何必急著去倒貼中國。

若真的實現共同市場,只怕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光是中國那些廉價又品質拙劣的專業人力,如醫師、律師、教師為追求高所得通通以人海戰術,大量搶佔台灣職場的後果就足以造成劣幣驅逐良幣。不但高級人力市場將成為殺戮戰場,低階勞工更不用說了,只會比現在更為悲慘,生活水平沈淪到中國那種無以為生的貧窮狀態。商品價格固然會節節下跌,但誰會願意倒退四十年去消費品質粗劣又甚至有害生命的廉價商品?而中國對台的敵意,更只會讓這種經貿高度統合的設計,形同為其終極以木馬屠國的捷徑。

事實上,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最迫切需要尋求合作的盟國,是比我們在科技上更領先的美、日及歐洲等國,而絕非固步自封,再傾斜於與壓榨廉價勞力立國的中國為伍。因為台灣已經脫離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流的傳統比較優勢,走向技科為主的結構,不可能再依賴大量廉價勞力來創造下一個利基。在經濟成長的理論中,也只有科技不斷提升,才能突破成長的瓶頸。

(作者為大學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