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中國準備接受大量人員傷亡的後果,我們可以合理研判,人民解放軍真的可能會在戴維森上將設定的六年時間表對台發動攻擊。(取自網路)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
七十年來,「克制(restraint)」在不同的形式和程度上,已經成為論辯美國應該與台灣維持何種關係的表徵。如今,儘管中國對區域乃至全球構成愈來愈大的戰略考驗,情況依然如此。
二○二一年三月九日,時任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戴維森(Philip S. Davidson),在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對中國的威脅做出嚴峻的評估:
「我擔心,他們正在加速推動他們的野心,取代美國和我們在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的領導地位,他們一直說要在二○五○年前實現這個目標。我擔心他們會把這個時程縮得更短…台灣顯然是他們在實現那個目標之前的野心之一。而且,我認為這種威脅將在這十年,實際上是未來六年內顯現出來。」
這是第一次有承擔遏阻中國武力犯台最重要責任的美國高階軍事領袖,對中國人民解放軍(PLA)侵犯這個民主島國提出可能的時間表。
然而,關於克制的爭論並未因此劃下句點。四月八日,長期主張自由台灣攸關美國利益的美國—台灣—中國三邊關係資深分析家卜睿哲(Richard C. Bush)、葛來儀(Bonnie S. Glaser)與何瑞恩(Ryan Hass),在一篇發表於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網站的投書中指出,戴維森上將的評估是一種「炒作(hype)」,應該加以「詰問(interrogation)」。
在這篇投書中,雖然他們承認中國的威脅趨勢是「令人不安的」,但他們認為,「中國不論是現在還是可預見的未來,首要任務是遏阻台灣獨立,而不是強迫台灣統一。」在他們看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抗拒(resisted)」以武力強制統一的壓力,而是傾向於以脅迫方式達成兩岸統一。中國的威脅是「軍事和心理上的」,但「誇大中國對台灣的威脅,等於是幫北京的忙」。
他們這篇投書的實際政策意涵,是美國的決策者「必須超越對軍事威脅的關注」,同時也應該聚焦於提升台灣的經濟和政治、外交實力,才能有效抵禦中國的威脅。
他們的論點反映了在華盛頓會不時出現的一種分析途徑,即「中國對台灣有一個內含軍事成分的政治戰略;而不是帶有政治成分的軍事戰略」。
這種對中國的能力和意圖的現狀評估,鋪陳了美國數十年來未能勸阻和遏制中國武力犯台的政策;這種認知甚至更不可能解決由此產生的威脅。
戴維森上將得到的結論是,中國可能在二○二六年到二○二七年之間,做好攻打台灣的準備,但在美國政府披露這份時間表之前,一般民眾無法得知這種深入的情報和分析。就這一點而言,全世界都無法獲得保證習近平一定會對台發動攻擊的情報。
然而,我們沒有理由懷疑,戴維森上將對他的評估胸有成竹,習近平可能有足夠的自信在六年內出兵攻台。雖然這種威脅可能被質疑為「炒作」,但也有愈來愈多的公開證據表明,中國對一個自由的台灣構成不容否認的生存威脅。假設中國準備接受大量人員傷亡的後果,我們也可以合理地研判,人民解放軍真的可能會在戴維森上將設定的時間表對台發動攻擊。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不斷增加,可以穿透台灣的資訊和軍事基礎設施,現在又有一支由數以千計的民用船隻和飛機運輸平台組成的民兵部隊加入,使一場自一九五○年代末期以來首次真槍實彈入侵台灣的行動有可能成真。
因此,無論中國是在六年還是十六年內出兵攻台,美國的優先要務毫無疑問地就是遏阻和擊退這項威脅。這意味著在華盛頓與台灣的軍事關係中,「克制」的做法早就應該改弦更張。
根據媒體報導,華盛頓在五月初首次同意台灣軍方在本國空域試射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距離美國同意出售這批飛彈已經過了二十年。為了不「挑釁(provoke)」中國,美國蹉跎了二十年的光陰,讓人回想起此前諸多弄巧成拙的「克制」案例。
這些前例包括:與台灣爭論,限制其發展長程攻陸飛彈;拒絕全面參與台灣潛艦計畫;還有,對台灣唯一自製防禦戰機(IDF)設限,使台灣空軍戰力只能適用於防禦任務。
華盛頓應該大幅提高研發和生產數千枚新型戰區彈道飛彈和巡弋飛彈的優先性,才能震懾中國的野心,並向台灣和其他美國盟友出售適當的長程飛彈。華盛頓也應該同意台灣使用所有美國製造的飛彈。華盛頓還應該堅持讓盟國參與真正的動員、國土防禦和應變行動計畫,才能更妥善地遏制和準備應對中國對台灣的攻擊。
對台灣的政治和經濟支持確實是必要的,也應該藉此強化對中國的威懾。為什麼美國的盟友必須訪問白宮,才能被說服發表支持台灣的溫和聲明?
華盛頓應該公開堅持要求所有的文明國家,公開譴責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並且讓這種立場成為它們外交活動的共同主題,包括在聯合國。
再者,為什麼台灣每年都必須極力爭取參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世衛組織與中國串通,隱匿武漢冠狀病毒(Wuhan coronavirus)的起源,導致世界各國未能及時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在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造成全球折損三百五十四萬條人命後,中國仍拒絕對其來源進行任何合法調查,更拒絕承擔任何責任,為什麼美國沒有發起一項運動,將中國逐出聯合國?
總之,戴維森上將並沒有「炒作」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二十多年來,中國的威脅就是如此貨真價實地匯聚成形,現在我們應該按照這份六年時間表的評估,做出緊急和嚴肅的回應。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
(作者費學禮為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