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歐盟暫擱歐中投資協定 普世價值大於經貿利益

◎ 洪奇昌

五月20日歐洲議會以599票贊成、30票反對、58票棄權決議在中共先解除對歐洲議員、學者、實體組織的制裁前暫擱《歐中投資協定》。歐洲議會的決定反映出拜登政府團結國際盟邦的策略產生了一定的效果,可預期拜登政府任期中美國與國際社群間的價值同盟、產業同盟、安全同盟和防疫同盟會是美中戰略競爭的熱點。

筆者在拜登政府就職前夕就曾預期,由於拜登長期支持多邊模式,主張在國際組織架構中以交流(engagement)與融合(integrate)手段改變中國使其符合美國利益,又或者將透過國際合作防堵中國以維繫美國利益。換言之,拜登政府和川普政府在處理美中戰略競爭的手段上,將不同於川普的單邊化手段,拜登政府更著重與盟國重建信任與合作以因應來自於中國的分而化之。

在川普政府期間,中國一直試圖繞過美國的科技與貿易管制,布局歐洲貿易關係並從中取得先進科技。對歐盟來說,疫情壟罩下的歐陸各國迫切需要重振經濟,因此透過《歐中投資協定》,中國向歐盟國企業開放飛機製造、電動汽車、醫療、廣告、電信和金融市場,確實有望促進歐盟社會與企業振興。

然而,拜登政府上台後,早在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法、德及歐盟領袖視訊會議宣示將如期簽訂的《歐中投資協定》洽簽程序並未如預期順利。尤其在3月22日歐盟宣布,就維吾爾人權問題制裁4名中國官員和1個實體後;中國隨之制裁10名歐洲政治人物和學者;以及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歐洲議會人權小組委員會,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等四個實體作為報復的叫陣後,歐盟決定暫擱《協定》。

從中國回應歐盟制裁的行動觀之,北京的外交政策與其自身的「底氣」有直接關係。3月6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全國政協聯組會議表示「70後的中國人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傳達出習對於當代中國民族自信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認知。北京更相信「後疫情時代」是國際需要中國而非中國有求於他人;另方面北京或許也認為,20多來年中國參與國際組織的成果,中國人或親中國的國際組織領袖將有助於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發揮影響力。或許就是因為北京有如此自信,所以在北京刻意形塑的內部社會與政治氛圍下,中國外交部門更傾向「戰狼式」手段來回應外部壓力,並且更傾向認為歐盟終究會選擇妥協。

然而,歐盟此際暫擱《歐中投資協定》恐不僅是外交談判的策略而已。前文提及美中戰略競爭關係並沒有因為美國政權輪替而止息,反之拜登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當拜登以香港、新疆人權與自由民主議題在國際間發展「價值同盟」時,西方社會或許已逐漸將「中國模式」、「中國方案」對普世價值的挑戰視為21世紀的「東西文明衝突」。

(作者為前海基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