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災難期間 不要嚇跑閱聽人

◎ 張約翰

大量的疫情相關新聞鋪天蓋地,讓人很難不接收,但在防疫警戒升級期間,新聞能幫到我們什麼?有多少新聞是真正能讓我們知道該怎麼辦、又不必懷疑其真實性?

近年來,新聞學相關研究出現一個新名詞:新聞規避(news avoidance),意指幾乎完全不聽不看新聞。由於比例逐年增加,使得已深受社群平台與搜尋引擎打擊的新聞媒體處境雪上加霜,更對民主社會的健全運作造成威脅。

這裡不是說,新聞規避者是民主社會的害蟲,而是有種種理由使得一定比例的人群不願意再接觸新聞。理由有幾種:新聞內容與我無關、理解新聞代價太高、新聞短期爆量超載、減少焦慮維持樂觀等等。

疫情快速升溫,新聞媒體本著警示與提供資訊責任,提供大量報導,但為求吸引閱聽人耳目,不免用盡各種手法,這些手法,甚至新聞的取捨與報導方向,有時反而與責任相違,變成只是求生手段,閱聽人接收之後徒增恐慌或情緒消耗,製造出更多的新聞規避者,對防疫沒有幫助,卻只助長社會的意識形態極化。

以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二○一七年的年度數位新聞報告(Digital News Report)為例,調查範圍的卅個國家裡,新聞規避者過半的是當時政治、經濟動盪的土耳其與希臘,比例最低的五國當中,有政經情勢穩定的日本、北歐三國,以及台灣。但即便台灣新聞規避者比例第四低,仍然有十九%;四年過去,加上疫情走高,未來比例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那麼,媒體該如何既提供大量報導與同業競爭,又不會把閱聽人嚇成新聞規避者呢?丹麥新聞學界提出建構式新聞(或建設性新聞,constructive journalism),相較於調查報導批判過往錯誤成因、聚焦受害者與罪魁,建構式新聞則是著眼未來可能的解決方案,以此減輕閱聽人的焦慮與疲勞。

這裡提出建構式新聞,不是提倡搞凡事只看積極面光明面的大內宣,建構式新聞也無法取代調查報導的角色;而是除了批判,也要建設,在社會重大事件中,不同的階段,新聞媒體要有不同的策略,同時在求生與社會責任間靈活應變,才不會為了求生反而嚇跑閱聽人,或被政治力左右變成規避責任轉移話題的幫兇。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