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電力承載順序 創造供電與減碳雙贏的關鍵

◎ 張簡樂仁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興建與否,近來引發各界關注,國人開始思考環保與供電穩定的選擇。近年來極端氣候在世界各地發威,全球真切地感受到氣候變遷的挑戰,台灣也正面臨旱災的考驗。事實上,想要創造供電穩定與環境永續,達到減碳雙贏,必須要仰賴再生能源,並且在電力管理上有「電力承載順序」的觀念與法源依據,明訂出電力使用優先次序,以確保電力來源多元化,進而達到供給端與需求端的平衡。

「電力承載順序」已逐漸成為國際上先進的電力管理作法,也是許多國家實現未來淨零碳排的利器。以美國加州為例,2012年加州能源委員會通過電力承載順序的能源政策。美國南加州愛迪生公司為了呼應其政策,2013年推行優先資源先導計畫(Preferred Resources Pilot, PRP),在電力市場優先採購需量反應、儲能與分散式再生能源,在不另建新機組下,以更潔淨的電力資源有效降低了尖峰負載成長。

所謂電力承載順序,指的是當電力系統面對用電量攀升以及負載端多樣的需求時,要尋求解決辦法的優先次序。主要以三大關鍵要素為考量:

第一,聰明用電,藉由提升能源效率來節約能源、並透過需量反應來抑低尖峰負載,把每度電用到極致。

第二、發展綠能,運用太陽、風力等天然資源,提高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力行減碳並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度。

第三,若上述兩種方案仍無法滿足需求,則選擇汙染較低且效率較高的天然氣發電,並採用碳捕捉及發展碳循環技術,致力減少碳排。

透過這三大關鍵規劃電力資源優先次序,解決用電需求,將可延遲或降低建置電力設施的投資成本,同時落實減碳政策。

在實現電力承載順序的選項中,為何聰明用電會是首要考量?主要是因為發電廠發一度電,經過輸送後到用戶端的耗損將剩下不到一度。但若用電端能夠節省一度電,就是真真切切的一度電,CP值非常高。所謂需量反應,其用意是在鼓勵用電戶透過儲能以及需求面管理,轉移特定時段的用電需求,如此不僅有助於降低整體電力尖峰負載,而且可額外獲取獎勵金。

現在力行減碳已經成為全民共識,在滿足用電需求下其電力來源又要是無碳,解方當然是以風力及太陽能為主的分散式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不僅所發出的電力乾淨無碳,重要的是一般民眾皆可參與其中,如自家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家家戶戶都可成為綠電推動的一份子。

在環境永續下維持供電穩定,不只是電業機構的責任,需求端也可以透過需量反應、儲能系統的建置以及提升能源效率等方式協助電力穩定。現在的用電戶不再是單純的電力消費族群,透過新興發電技術,引進分散式再生能源等生力軍加入供電行列,人人皆可成為自發自用的產消者。我們已經比過去擁有更多電力資源的選項,關鍵在於如何擘劃多元化的電力供應藍圖及管理,以更彈性以及潔淨的電力資源提升供電可靠度,電力承載順序即是答案。

(作者為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