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廖宏祥/台灣國防事務現代化 (三)

其實台灣的海軍陸戰隊、空降特戰兵的訓練都比一般的部隊紥實。圖為雲豹甲車及勇虎式戰車和陸戰隊戰士出動反擊登陸。(資料照)

廖宏祥/曾任麥道航太駐台代表、戰爭學院榮譽講座

前兩週從國防預算的不合理配置,談到台灣國防思維和世界進展脫節。同時由競爭策略支持不對稱作戰,建議台灣應部署極大數量的國造飛彈,並重新檢討巨資造艦的成本效益問題。本週繼續談我國的國防戰略。

應有的海岸防衛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向美國採購了大量的反戰車飛彈,其數量超過解放軍可運用的兩棲登陸艦艇運送過台灣海峽的戰車數十倍。國軍的說法是反戰車飛彈也可用來攻擊氣墊登陸艇或其他高速突擊登陸載具。然而以美製的標槍飛彈為例,每一枚的價格超過三百萬台幣,且其射程不到四公里。假如解放軍動用其無數的海上民兵「漁船」,那麼反戰車飛彈成本顯然過高。而中科院自製的震海火箭彈發射一波完,需要人力裝填,顯然尚有改進的空間。同時國軍每次漢光演習出動的榴彈砲體積龐大,就算在戰壕裡,也易暴露位置,存活率欠佳。

以創新的思維,假如我們有數千枚射程超過兩百公里,能接收無人機偵察敵艦訊號的陸射反艦飛彈,用以攻擊大型戰艦;加上無數的十五公里長射程直射砲,攻擊較小船艇;和四公里短距離鏈砲與機槍,攻擊近岸人員與其載具,同時這些武器平台都可自動裝填彈藥;且以遠端遙控或人工智慧自動辨識目標,分數十梯次攻擊,避免同時發射時一次全部暴露己方位置。

而這樣多層次的武器系統,假如均由冗餘、加密的有線與抗干擾的無線網路,連結當地的感測器與營級的指揮管制站,再到旅級和軍團級的指揮管制中心,最後到具備份的全國性指揮所。國軍就可有全局的狀況意識,較不至於迷失在戰爭之霧。而這些武器與網路系統都可國造,既便宜又可快速有效的擊殺海面的進犯兵力,這才是有效的重層海岸防禦。

佈雷與掃雷

國軍沒有空中或水下佈雷的武器平台,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在敵境佈雷的能力。因此海軍剛下水服役的佈雷艦,因為我軍沒有制空權,在敵方港口或航道佈雷有其困難。但美國人建議台灣的不對稱作戰的戰法之一為「防禦性佈雷」,也就是佈雷在自己的港口和海域,將解放軍阻絕在外。然而縱觀世界戰史,這種舉措前所未聞。因為佈雷目的是要癱瘓敵軍的航道和港灣,不是我方。更何況國軍的掃雷能力不足,兩岸稍有風吹草動,馬上在自己的海域佈雷,一旦緊張情勢消除,明日要如何清除自己的佈雷?同時假如國軍的佈雷艦是為了封鎖自己,那麼海軍就沒有必要繼續建造大型軍艦。因為戰事一旦爆發,這些戰艦將被己方的水雷封鎖在港口,毫無用武之地。

現代掃雷、佈雷技術都是無人化及三度空間化,台灣卻仍使用渡船般的佈雷艇人力佈雷。至於掃雷艇的操作概念還停留在二十世紀;慶富案的獵雷艇設計就相對落後,弊案後海軍獵雷艇更新計畫似乎就停滯不前。台灣幾十年來一直有被敵人從海上封鎖的顧慮,但卻一直沒有建立應有的掃雷能力。我國的掃雷技術其實應向日本自衛隊看齊,其技術甚至超過美軍。這就需要我方軍事計畫人員向日本取經。

陸戰隊與傘兵的任務

台灣放棄反攻大陸後,海軍陸戰隊為了證明其存在價值,創立「逆登陸」的戰術。所謂的逆登陸,就是在已經登陸的解放軍背後的水際灘頭,派出國軍的陸戰隊再登陸一次,從敵軍背後攻擊。但這種戰術要能成功,勢必要有優勢的海、空軍火力支援。但解放軍能夠登陸,就表示我方已經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因此在敵軍登陸台灣後,再派出陸戰隊執行逆登陸,前方要面對已經上岸的解放軍,後方有敵軍的船團,水下還有敵潛艦,空中更有敵機,多方包夾的結果將使我陸戰隊逆登陸的成功率極低。

台灣可考慮仿效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簡編人員但高度機動化與特戰化,而非維持目前二個旅的編制,但卻幾乎沒有三度空間的機動作戰能力。日本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二千四百人,配備十七架具垂直起降能力的飛機,可見現代海軍陸戰隊快速部署機動力的重要性。

這就跟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的傘兵一樣,在不可能反攻大陸的前提下,跳傘要跳到哪裡去?美軍只有八十二空降師還具備傘降能力,其一○一空降師主要都是直升機的機降為主。因此空特部應更新車輛載具,同時大幅提高直升機與人員的比例,成為真正的機動戰力,才有戰術意義。

其實台灣的海軍陸戰隊、空降特戰兵的訓練都比一般的部隊扎實。國防部不應只是維持數十年來的組織架構,沿襲老舊的軍事戰略思維,而要重新思考如何在廿一世紀運用這兩支加起來超過國軍十分之一兵力的勁旅,增強其陸上與空中的機動能力,賦予新而明確的任務(例如可快速增援友軍),才能增加台海防衛作戰的勝算。

飛彈防禦與民防

台灣花了五百億台幣向美國購置部署在大霸尖山的長程預警雷達。這座十層樓高的大型雷達固然可偵測到解放軍攻擊台灣的短程彈道飛彈,但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偵測中國部署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用來攻擊美國的洲際彈道飛彈。美國於冷戰時期在格陵蘭和蘇格蘭各部署了一座類似的長程預警雷達。其主要目的就是偵測前蘇聯可能對美國發動的先制攻擊。但這兩座雷達都是美國出資,也由美軍操作。但在大霸尖山的雷達是台灣出資,美國人操作。蒐集的情資也透過衛星實時傳回美國,供其處理、分析,作早期預警之用。

台灣花費數千億建構的飛彈防禦體系,如長程預警雷達、愛國者與天弓飛彈,可能成效不如預期。

解放軍擁有超過一千枚瞄準台灣的短程彈道飛彈,每枚約一百萬美元。愛國者飛彈每枚約兩百萬美元,且美軍準則為每三枚愛國者攔截一枚來襲飛彈才較有勝算。更何況解放軍除了可使用大量的無人機消耗我方飛彈之外,尚可修改其飛彈的下降彈道成螺旋狀,使攔截系統失效。因此主動飛彈防禦系統的投資不僅在軍事上成效有限,在經濟上也令人望而卻步,並不是合理的競爭策略。

被動防禦—也就是民防體系,是增強人民心防與社會韌性的不二法門。完整的民防體系如:民眾的自衛與防災、建築防護、居留管制、後備動員、疏散計畫、經濟防衛等措施。但我國各級民防指揮體系建設速度緩慢、數量少、質量差,整合不足。同時後備力量兵源沒有按背景與任務需要組成不同性質的分隊。後備軍人不僅防空的人數少,而且武器裝備數量少、質量差、也沒有車輛載具,難以遂行作戰任務。

台灣空間狹小缺乏縱深和彈性,同時又因距大陸過近,預警時間極為短促。在彈道飛彈的威脅下,可能在七分鐘不到的時間便會遭受突襲。在防禦彈道飛彈並無有效攔截系統的前提下,台灣應可做好空襲後的搶救與搶修的準備工作。各縣市都有義警、義消、巡守隊等組織,但普遍缺乏訓練與設備,僅為選舉派系動員的工具而已。而各級機關學校及公共場所,普遍缺乏避難設備。而在都會地區,又常有油庫、瓦斯槽等設施,對民眾的財產安全影響甚巨,疏遷又有困難,這些都是我國民防的漏洞,急需補救。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寫過多本激勵人心冊子的潘恩曾說:「我們擁有力量可以讓一切重新開始。」值此台海風聲鶴唳之際,全世界都在看台灣是否有將國防現代化的願景、策略與勇氣。

下週將對台灣應有的國防與軍事戰略作總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