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水庫淤泥再利用的水利思考

◎ 張炎銘

昨日「談水庫淤泥再利用」一文,三位作者都是這方面先驅、專家。中興大學自一九九五年起已研究成功,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在二○○三年也有水庫淤泥當輕質骨材的研究。而水利單位關切的是,如何大量去化、多元利用,因此在二○○五年委託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將淤泥填裝不織布,應用於海岸國土保育,以傳統水庫清淤方式,淤泥要暫置、乾燥、車運、填海,效率太差、成本也太貴;二○○八年委託朝陽科技大學在淤泥固化上研究;二○一二年委託台灣營建研究院進行「成立水庫淤泥處理專區導入民間投資可行性評估」之計畫,若特許五十年,在原淤泥暫置場設專區,將淤泥作為陶瓷原料、消波塊、輕質骨材等,經濟上也可行。但時隔已近十年,似乎沒有進一步發展,顯然執行淤泥再利用商業模式並不容易。

台灣地質脆弱、地形陡峻,本不適合建水庫,但因降雨豐枯不均,不得不以水庫調洪濟枯、提供用水。早期水庫規劃設計師法美日,尤其是美國墾務局,以水庫呆水位以下容量來蓄積泥沙。美國淤積不多,即便淤積,但過了設計年限,水庫壽終正寢,擇地另建水庫就是。但台灣水庫容量較國外小很多,類似壩高的德基與三峽,蓄水量卻差了約一百七十倍;而泥沙產生、淤積,台灣則是國外數十至數百倍。台灣要建水壩本就不易,要再建就更難。

水庫淤積若只靠抽砂船及機械清淤,清淤量不及淤積量,永遠清不完!必須整合集水區保育、繞庫排砂、異重流排砂等防砂作為,及排砂道、永久河道放水口等出水設施的水力排砂,才能減輕泥沙淤積之害。尤其颱洪時,利用排砂道、永久河道放水口排砂效果顯著。水利單位已經採用「水力排砂為主、傳統清淤為輔」的方式,即使目前清淤量還不如淤積量,但差距已逐漸縮小,未來數年內應可達到「清淤平衡」。

已沉積在水庫內的泥沙如何有效再利用,或許技術面沒問題,但要能夠大規模商業化、吸引民間投資,仍待持續努力。否則,這些淤砂排入下游河道、補充下游河道及海岸砂源,或許是再利用之外最好的出路。

(作者曾任水利署組長,著有《閱讀水庫行腳臺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