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獎金一億美元的挑戰

◎ 吳智遠

除了橫空出世的COVID-19疫情,氣候變遷可說是近年來最重要的全球性議題,非但攸關環境、科學,更牽動全球經濟與國際政治局勢。

氣候變遷探討的主要課題是全球暖化及其衍生的氣候異常現象,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被認為是問題的根源,二氧化碳為溫室氣體大宗,約佔目前人為溫室效應的七十五%,因此在科技上,應對氣候變遷的核心挑戰,便是如何減排、捕捉、利用及儲存二氧化碳,以達成碳中和;碳中和相關科技發展深受矚目,特斯拉創辦人Elon Musk稍早便在專門舉辦超級大獎的XPRIZE平台上,發起「GIGATON SCALE CARBON REMOVAL」挑戰,徵求每年可以處理一百億噸以上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創新技術,總獎金為一億美元,打破XPRIZE的紀錄,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一科技挑戰。

與前任川普政府不同,積極對治氣候變遷是美國總統拜登團隊的核心政策主張之一,為此,由於氣候的影響跨越國界且不具排他性,有言氣候變遷可能導致美國政府不得不與中國合作,並導致美國在其他議題上做出讓步;儘管甫結束的阿拉斯加會談氣氛緊張,美中在氣候變遷方面的合作似已悄然展開,美國氣候特使、前國務卿John Kerry參與了三月二十三日舉行的「氣候行動」部長級視訊會議,在國際場合與中國的氣候變化事務特使首次正式接觸。

中國做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約佔全球二十八%),其態度與作為動見觀瞻,二○二○年九月底,中國政府首次宣布以二○三○年達到碳排放量高峰(一二○億噸)及二○六○年達成碳中和為目標,並納入甫於兩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中;為達成前述目標,中國須就其能源結構以及經濟模式,進行大規模調整,從以煤炭為主,轉向再生能源,減少低階生產活動以及固定資產投資,並轉向服務業以及消費驅動,此轉型過程或將創造新的商業機會,並成為中國政府影響全球經濟與政治的籌碼。

總結來說,雖然在科技上,氣候變遷的核心挑戰是如何處理二氧化碳,然而由此環境與科學議題,所衍生出的政治需要以及潛在商業誘因,可能為全球經濟與國際政治局勢投入新變數,對台灣而言,或將成為牽動地緣政治、攸關國家安全的重大課題,有賴相關單位提前研擬對策。

(作者為生技研究人員及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