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信任 學習歷程檔案奏效關鍵

◎ 陳添丁

假日於朴子辦理學習歷程檔案相關講座,一時間小鎮湧入二百多名民眾參與,足見家長對此議題瞭解的殷盼。學習歷程檔案作為高中生自我興趣、性向及能力探索的工具本意良善,惟當落入與升學掛勾時,難免牽動家長的敏感神經,筆者認為其奏效關鍵在於信任,分述如次:

一、 大學與高中:新課綱最大變動在高中端,而學習歷程檔案成功與否,取決於大學端如何看待,可預期大學教授不當一回事,莫名對外自爆「先看家長背景再挑學生」時,政策信心將立刻崩盤,顯見高中與大學的對話無比重要,教師需知道教授選才考量,教授則應瞭解教學現場脈動,新課綱搭配大學考招連動,方能成其事。爰此,建議教育部應持續推動大學招生專業化、落實三重二沒有原則及建立審查評量尺規,讓高中端有所適從。

二、 家長及孩子:學習歷程檔案即是現狀申請入學備審資料的數位化,並非新玩意兒,建議與其憂心如何幫孩子準備,或許建中輔導主任於媒體的提醒更顯迫切,學生課業壓力的源頭不是成績本身,而是擔心無法符合家人對成功的標準;當前大專校院休退學率逐年攀升,已達每十人即有一.三人離開學校。主因之一乃志趣不合,可見高中端的升學輔導更加緊要,學習歷程檔案係協助師生及家長共同探索孩子學習軌跡的工具,宜適度放下主導權,相信孩子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 政府及民眾:家長的焦慮往往來自對政策變動的不理解,政府責無旁貸應能安民眾的心,善用各種媒介使家長易取得正確資訊。屢有傳聞部分團體利用家長恐懼,藉由公定價操弄兜售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或營隊參與、證書的開立,家長趨之若鶩,是否真有助益不無疑問。建議教育部,必要時可重啟先前一○八課綱宣講團模式,赴各地與民眾做最直接的接觸與座談,除可掌握民心所向,滾動修正政策執行節奏外,亦能適度化解家長疑慮,使政策美意得以落實執行。

(作者是教育行政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