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徵求癲癇勇者

■ 賴其萬

幾天前到新加坡參加國際癲癇醫學會兩年一度的大會,其中一個節目,主題定名為「癲癇男女病人專業人生的奮鬥歷程」,使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四位講者都是在其專業領域非常成功的癲癇病人。

第一位講者代表年輕一輩的癲癇病人,她口齒伶俐儀態大方,擔當大會晚會的主持人,她以優等的成績畢業於新加坡大學社工系,而目前正在專攻博士學位,她充滿自信地告訴大家,癲癇並沒有使她不如別人,相反地,因為得到這種病,使她更了解病人的感受,而選擇社工做為她的專業。

第二位是英國的法官,代表老一輩的癲癇病人,談論他在專業領域裡勇敢接受挑戰,而癲癇從來沒有構成他追求法律正義的絆腳石,他長相威嚴,辯才無礙,一看就讓人覺得是一位令人信任的好律師。

第三位是一位中年女性的運動員,她說她是在美國出生成長的法國人,十幾年前初次參加美國奧運自行車比賽的選手集訓時,大家都看好她一定會入選國家代表隊,但想不到因為她有癲癇的關係而沒被選上,當時由於她並未放棄法國籍,所以她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決定坐上飛機直奔法國參加奧運選手的選拔,而從那以後她代表法國出賽,為法國得過兩面奧運銀牌,並且擁有許多國際自行車比賽的冠軍。她說她這經驗也帶給了美國主辦奧運的單位一個很好的教訓。

最後一位是在美國執業多年的律師,以主題為「創造力」談他個人自從得了癲癇以後,發現自己如能好好發揮在藝術方面的天賦,可能會比繼續做律師來得更有意義,就這樣子,他放棄一切到澳洲去研發他的新藝術,他讓與會者分享他目前與幾位神經科醫師所做的一些有關癲癇對藝術的影響,令人嘆為觀止。

看著這四位成功的專業人才,一點也不以身患癲癇為意,挺身而出,心中真有說不出的感動。這使我想起在美國時,自己曾經在一次為癲癇病人活動的募款餐會的演講,一時說得興起,竟說了「那一天如果柯林頓總統在電視記者的鏡頭前突然有個癲癇發作,我相信明天我們美國人對癲癇的偏見歧視就會有很大的改善。」但這種危言聳聽的話,就遠不如真正病人的分享心路歷程來得有說服力。

但願我們台灣的一些成功的癲癇病人,也能夠像這幾位功成名就者,勇敢地站出來現身說法,帶給台灣的癲癇病人希望與驕傲,也讓沒有癲癇的社會大眾對這種病有更正向的看法。(作者為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