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島文化節感懷

■ 浦忠成

由台東縣政府辦理,並由觀光局等補助的南島文化節(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九日),已經邁入第九年。

多年前,時任台東縣長的陳建年先生開始倡議南島文化節,時空環境與條件上儘管不如今天,但卻能辦得有聲有色,原因在於:由國外引入的多元文化與族群相互尊重的理念開始在國內發酵,憲法增修條款甫為「原住民族」正名,加以當時政府提出「南進」政策,而學術研究發現,過去被我們忽略的「南島民族」(Austronesian),原來跟我們(包括有平埔族群血緣的人,根據研究,這樣的人佔台灣人很大的比例)在語言文化和生物基因有密切的關係。同時,台東位處資源分配的邊陲,能獲得辦理大型活動的資源,當然得要同心協力辦好。

這幾年來,原住民族儼然成為台灣「四大族群」的一員,因為過去政策的偏頗與措施上的遺漏,政經架構上的設計固然要顧及一向處於弱勢的民族,在國家公開的場合與門面,如國慶日唱國歌、總統府前歌舞表演、電視台設立、贈送外賓禮物等,原住民的機會都能被考量到;其實這是我們社會整體進步的表徵。但是,短時間內密集的動員與速食性的消費,而沒有搭配國民深度的學習與體會,會很快就產生疲乏的效應。

試問,對於台灣官方認定以及潛在的原住民族,和分布在南太平洋近三億的南島民族,我們真的了解嗎?光是從學校的課程教材設計,就可以知道:到現在我們依然將南島民族當作遙遠、奇異而毫不相干的人種。帛琉、索羅門、紐西蘭、大溪地很多人去過,但是記得的大概只是些浮潛、草裙舞、擠羊奶、跳火圈、烤全豬等活動,以及火山之類的地景。

又如幾年前政府想要在台東規劃並投資五十億興建「南島文化園區」,後來因為民間團隊無法提出妥善的規劃書而胎死腹中。這件事顯示的,正是我們對於「南島」確實是陌生的。

「南島研究」在學術也是被忽略的一環(而且集中在體質基因、語言、人類學領域),遑論延伸到大眾知性旅遊層次。因此,南島文化節活動雖曾被質疑僅有歌舞、工藝等形態的呈現,但是如果一下子納入更多歷史、文化、政治、學術、產業、永續經營等要素之後,參與者恐怕也會覺得沉重而無法接受,因為我們連最簡單的知識都是缺乏的。

爾後在學術研究、教育設計及國民知性活動中,應該拓展更多有關南島知識的學習與體驗,讓國人的視野可以橫越大洋,看見更多民族文化的延續與發展的歷程,學習多樣的經驗。在這樣的基礎上,「南島文化節」才可能進一步激盪創意,開發新局!

(作者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