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大戲院/獨立的悲壯與蒼涼

■ 高志仁

今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吹動大麥的風》(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以愛爾蘭獨立運動為主軸,呈現參與愛爾蘭獨立運動的一對兄弟,因理念路線之爭導致最後哥哥槍斃弟弟的悲劇,對照目前台灣政治統獨爭議,讓不少台灣觀眾感慨萬千。

本片幾乎一面倒把英軍描繪成兇惡殘暴之徒,只有英軍裡的一位年輕阿兵哥幫助愛爾蘭共和軍成員逃脫,看不到任何一位稍有反省或掙扎表現的英軍決策者。愛爾蘭在地勢力的面貌與分歧則豐富許多,除了兄弟各自代表的獨立理念路線之爭外,在兄弟各自的陣營裡又再細分出不同的心態和作為。此外,在地財主也各有立場,有的支持英國,有的援助愛爾蘭共和軍。擁有細緻差異的在地版圖,對照英軍死硬刻板的外來形象,凸顯出導演使力的力道與方向。

影評人何瑞珠評論本片角色「只有單面向發展」,指出片中描繪家家戶戶都是北愛共和軍,是近似「通俗劇」的手法,因為導演「過於急切」想交代關於北愛的種種。角色與情節平板化與二元化的「通俗劇」傾向,其實也可以說是導演認同愛爾蘭獨立運動的「博感情」手法,而且電影中的弟弟一角並不平板。

弟弟起初嚮往倫敦醫生事業,然後跟隨哥哥投入獨立運動,最後因追求完全獨立而與哥哥分道揚鑣。這個導演深情關注的角色, 電影結尾臨刑前的恐懼與迷惘顯得人性與真實,沒有為理念赴死的大義凜然的空泛豪氣。他知道某些事必須堅持(不能當抓耙仔),但整體的心理支撐不是那麼絕對與穩固。他之前為了自己人密報英軍導致共和軍傷亡事件,按照指令槍斃了同鄉摯友時,曾說「這個愛爾蘭最好值得我這樣做」。

然而,這個形同全片核心題旨的問句,註定是沒有答案的,因為不管政治局勢如何演變,他終究無法知道他所全力奉獻的獨立的愛爾蘭到底值不值得他所做的一切,無法知道更多的理念之爭以及內外形勢的不測轉折會不會帶來更大的恐懼與迷惘。

這獨立運動的悲涼與滄桑、美麗與哀愁,實不足為外人道,連那親手殺死弟弟的哥哥也要涕泗縱橫,並專程將弟弟的遺書與遺物送回故居,聽著弟弟的愛人一次次哭訴「不想再見到他」,同樣的淒厲控訴,之前弟弟也在他親手殺死的同鄉摯友的傷心母親口中聽見過。

愛爾蘭和台灣擁有類似的政治、地理、歷史情境,和一旁大國往來歷程中同樣烙下深刻的傷痕。許多台灣人,尤其是支持台灣獨立的人看這部電影,被挑動的想必是理念追求與生命情境共通的悲壯與蒼涼,所撞擊的,想必是天地人性的某種沉重與塊壘吧。

(作者為雜誌撰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