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蔣萬安的一步險棋

◎ 林佳欣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近日提案,將「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修正為「威權統治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落實威權時期被害者及家屬名譽回復,對受侵奪財產作成返還規範,為轉型正義議題再拋出一記震撼彈。

蔣萬安的這個動作,本身政治意涵已盡在不言中,但因提案特別是由國民黨提出,甚至將「戒嚴時期」修正為「威權統治時期」,無疑默認其曾祖父蔣介石與祖父蔣經國為「威權」之統治,部分輿論甚至指涉所圖為二○二二年參選台北市長聲量前哨戰。平心而論,縱觀蔣萬安過去曾對「促轉條例」投下贊成票,更與台灣政治受難者各團體互動頻頻,立場認同自有其脈絡,今日之事,或許除了身分特殊性外,並不太讓人意外。

對於蔣萬安自身來說,修法是一步險棋,更是雙面刃。一方面,身為藍營內部青壯派民意代表,表態促轉議題對多數選民而言並無討好,對泛綠支持者印象亦無加乘之效,更可能引發深藍與黨內傳統派系的歧見異音,是高政治風險的豪賭,成敗還難定論。但就國民黨與轉型正義議題而言,若此次提案結果如願以償,可能是國民黨關鍵的形象轉型契機。

過去,提及轉型正義相關條例,泛藍支持者往往予其撕裂族群、政治追殺對立及應當功過相抵等意見。單就部分標籤化的指證歷歷,縱有可議之處,畢竟,加害者後代家屬就某種層面而言,是另一群被迫承繼歷史罪愆的受害者。然而,國民黨是戒嚴時期唯一的執政黨,對於當時受扭曲的、受侵害的人民權利責無旁貸,檢討當時政府的失當決策,是藍營雖然無奈,卻難以逃避的原罪之一。

「時間是轉型正義最大的敵人」,筆者肯定蔣萬安以誠心和務實論述,試圖打破刻板印象包袱之舉。再者,如能儘速釐清威權時代遭迫害人士名譽,返還人民因不法判決而使身家、土地等資產被充公之責任歸屬,建立公正賠償制度流程,不僅可協助台灣加快轉型正義的腳步,也是藍營內部若期待擺脫沉重腐朽、欲革新黨務、找回年輕人認同,甚至是重掌政權的必經之路。

(作者是自由作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