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歌聲中有生命--祝賀福爾摩沙合唱團成立十週年

■盧俊義

十一月三十日晚上七點半,福爾摩沙合唱團在國家音樂廳舉行該團十週年團慶暨聖誕節音樂會,我與內人有幸受邀去分享他們團慶的喜悅,也得以再次聆聽他們那美妙的合唱歌聲。

第一次聽到福爾摩沙合唱團演唱,是在二○○一年元月十四日在國家音樂廳,那時我就被他們那非常動聽的聲音所感動,特別是那次他們是為「九二一大地震」而唱,曲目包括了「勞力德生的安魂曲」、黑人靈歌、蕭泰然教授的作品,以及為「九二一大地震」罹難者致哀的「傷痕之歌」,他們那動人的歌聲,尤其是當他們最後唱出鄭智仁的「福爾摩沙頌」之作品時,讓全場聽眾聽了之後很自然地就跟著唱了起來,令許多聽眾感動到熱淚盈眶,有很多人是一面唱著,一面流著淚,不少聽眾是一直擦拭著眼淚。

這種感人的場景是我生平以來第一次親身遇見和體驗到,心靈的震撼遠超過英國皇家合唱團在倫敦「海德公園」(Hyde Park)舉辦的聖誕節音樂會之場面,皇家樂團指揮也帶領民眾一起唱著讚美詩歌,令在場所有的聽眾心肺都跳躍了起來。

從四年前開始,福爾摩沙合唱團比較常來用我教會的禮拜堂,為他們要開演唱會作會前彩排練唱,我也因此得以有機會在演出之前先聽到他們的聲音,同時也看到蘇慶俊老師指導團員練唱的情景。我真的很感佩蘇慶俊老師的用心和全體團員的認真,他們經常都是從下午三、四點就開始,一直練到晚上十點、十一點。也有好幾次為了錄製CD,竟然可以練唱到深夜一點多,而團員依舊是精神抖擻,毫無倦容,只為了要將最美好的聲音獻給社會大眾,這樣的精神真讓我感動不已。

這幾年來,他們經常到我教會來作彩排練唱,雖然他們都不是職業歌唱家,卻可說得上是唱歌興趣專家,特別是當他們唱著古老基督教的聖歌,且是要用拉丁文唱時,我都從他們臉上看到一副敬虔的神態,那種神情有時甚至高過現在之基督信徒敬拜時的面貌,這點經常讓我用來反省自己,也用來教導信徒:如果非基督徒唱起基督教詩歌都那樣用心、認真、嚴謹,基督徒在禮拜時唱歌讚美上帝時,豈不更應該要有加倍敬虔的心情才對?當然是要這樣!因此,他們雖然借用我教會禮拜堂練唱詩歌,卻也間接地成為教會進步、鼓舞的借鏡。

福爾摩沙合唱團唱宗教歌曲,也唱世界民謠,尤其是當他們唱起台灣民謠時,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唱起客家民歌就用客語唱;唱原住民歌曲,會用原住民的語言唱,唱哪一個國家的民謠,就用該國的語言唱,讓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來學會這麼多不同文字和語言的,因為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他們做到了,也從這裡可以看出團員們和指揮蘇慶俊老師的認真與用心。

藝術離不開當地社會和文化動態,福爾摩沙合唱團在蘇慶俊老師帶領之下,除了前面所述為「九二一大地震」而唱之外,也有過兩次為了籌募蕭泰然先生前往俄羅斯接受該國國家管弦樂團演奏、且介紹他的曲子之旅費需要,和為他在美國手術治療心臟疾病的醫療費而唱,這也可看出該團確實是將藝術和社會動態給連結了起來,這樣的藝術才是真正有生命活力的藝術。這也是蘇慶俊老師和該團團員在演唱時最容易帶給聽眾內心震撼的原因,他們是將歌唱藝術與生命交織在一起,讓歌聲中有生命;生命中有聲音在震動!

這使我想起西班牙藝術家畢卡索的一則小故事;有一次他受摯友的請託收了一個學徒,這個學徒經過了半年之後問畢卡索一個問題:「老師,我已經來半年了,你都還沒有教我怎樣拿筆學畫畫。」畢卡索聽了之後很不解地回答說:「我每天都將我的生命畫入畫中,我的生活就是在畫畫,畫中有我的生命,你都沒有看到、學到嗎?」

有生命的藝術,就是和生活、社會的動脈連結在一起,否則藝術不會是有生命的藝術。那樣的藝術家也不會是真實的藝術家,只能說是「藝匠」罷了。

適逢福爾摩沙合唱團成立十週年,除了祝賀之外,也在祈禱中懇求天上的神賜福該團所有的團員、指揮和伴奏,使他們美妙的歌聲唱出台灣人心靈的呼聲,好感動全世界的人都能因此而聽到台灣人民的聲音;也祈求上蒼賜福他們,藉著福爾摩沙的歌聲,將台灣人民的愛,傳播到世界各地去。

(作者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