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食品毒物學天條談萊豬

◎ 蔡敬民

我應該是台灣第一個在大學開「食品安全」課程,在研究所開「食品毒物學」的教授。曾參與馬政府時代開放美牛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擬定,這次也參加了美豬萊克多巴胺殘留量的訂定。我不是萊克多巴胺的專家,因我不曾做過萊克多巴胺的研究,但一直教有害物質在食品中殘留,對健康的危害問題。記得當年要開放美牛進口,當時的邱文達署長(神經外科專長)邀我陪他去電視台接受訪問,我說:「這已是政治問題,無論我講什麼都會被罵!」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俗稱瘦肉精,在美國有些牧場會在牛隻屠宰前約六週,於飼料中添加10ppm至25ppm的萊克多巴胺,餵五週後,再餵不含萊克多巴胺的飼料一週,然後屠宰;豬則會在屠宰前約三至四週,於飼料中添加5ppm至10ppm的萊克多巴胺,以期增加瘦肉比例,也能略增成長速率。研究資料顯示,萊克多巴胺在動物體或人體殘留的半衰期是四小時,換句話,被攝入的萊克多巴胺每經過四小時,其殘留量只剩原殘留量的一半,這在大部分食品的殘留有害物質中,算是很容易被排出體外。

回過頭來,食品毒物學有個最基本的名言是「任何物質都可是毒物,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是依據其在身體的總殘留劑量」。舉例來說,如你喝入的水比排出的水多,達某一劑量時,都可造成急性中毒,是可致命;但有毒的物質如劑量夠小,不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身體能承受的最大劑量,在專業上,我們稱它為「最大無害量」。

如你問我喜不喜歡吃含萊克多巴胺的牛肉或豬肉?我會回答:「不喜歡」;但如你問我每天吃五公斤含0.01ppm的牛肉+豬肉是否會對身體有害?我會回答說:「我吃不下這麼多肉,若硬吞下去,其所含的萊克多巴胺對我的身體不會造成傷害,但若天天吃那麼多肉,會因營養不均衡而造成對身體的傷害」。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吃到超過萊克多巴胺「最大無害量」的萊牛+萊豬。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的第一年要跟世界各國重新檢討貿易協定,我剛好有機會參與第一梯次去華府的會議,在我們抵達第一天的晚宴,AIT處長的致詞中提到美豬的貿易障礙,強調要回到科學的依據。但在那次的協商,並沒把美豬列入議題。我不是經貿專家,更不是國際關係專家,但在幾次與不同國家的經貿互動(包括幫助較落後國家的農經發展),甚至學術界之間的互動,深深感受到我國的處境真的很需要國際朋友。人與人相處不能只要佔便宜,只挑純粹對自己有利的;夫妻之間如此,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

(作者為衛福部食藥署食安諮議委員、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兼任講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