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Podcast讓媒體近用成真?

◎ 金佩瑾

最近常聽朋友說想開始錄製Podcast,內容不乏職業訪談、姊妹八卦,或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如音樂、登山野營經驗等。

Podcast因製作成本低廉、不用拋頭露面、無電波宰制等特色,讓許多閱聽人一躍成為內容產製者。從時間被受限的廣播call-in、版面被受限的讀者投書,到可以完整用新媒體發聲,媒體近用真的成真了嗎?

攤開Podcast的熱門節目排行榜,有將YouTube視頻拓展至音頻的知名YouTuber、資深電視節目主持人,亦有善於用聲音說故事的老牌廣播節目主持人,或是落實數位轉型,將文字內容化為音訊的記者。完全從素人起家,憑著個人特色或實用內容先「聲」奪人的,目前少之又少。

在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的時代,Podcast能讓你的聲音被聽見,而非淪為自言自語?還是再次應證大者恆大、有存取網路財富者,能在不同平台延續自身的長尾效應?值得長時間觀察與期待。

(作者為出版社編輯,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