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錄取是善意 不錄取也是善意

◎ 林軒竹

日前報載中華大學兼任講座教授杜紫宸因未錄取政大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質疑面試名單是由工讀生決定,除限期要求其執行長出面說明,更揚言將爆料之前政大校長遴選內幕一事在高教的管理學界鬧得沸沸揚揚,政大EMBA也被迫做出回應。關於此事,杜紫宸無疑做了一個最壞的示範,但同時也提供帶有錯誤動機報考EMBA者很好的機會教育。

今審視杜對其未能錄取後所提出的質疑點與採取的動作。第一,EMBA學程開班授課要收的是學生,主要目標是符合自己學校要求條件、有持續進修意願與抱持良好學習態度的高階管理者。這個與杜提到他之前的豐功偉業和宗師與否並無絕對關聯。更何況EMBA的審查委員不會請神來拜,EMBA更不應該是學生炫名炫富的舞台。

第二,EMBA是高等教育而並非國民基本教育,根本沒有杜所提年紀因素與「有教無類」的問題。杜應該很清楚,哈佛不需要因為拒絕錄取你而需要在期限內跟你交代為什麼他們不有教無類。

第三,正常學生申請學程沒有被錄取,有疑慮頂多依正式程序申請查核結果。今杜身為公眾人物和高等教育知識份子,不但限期要求學程主管回應,還公然放話威脅爆料校長遴選內幕。試問爆料校長遴選內幕和被錄取與否有何關聯?若爆料內容真是不公不義之事,結果因為被錄取了,就不需要公開了嗎?所以,當一個申請者不具備良好的學習心態、對高等教育有嚴重的錯誤認知、有著莫名其妙的邏輯思維和不合其意就威脅恫嚇的人格特質,試問哪個學校會願意收這種學生?

從入學審查委員的角度,錄取是善意,不錄取也是善意。我曾經看過有申請者一直期望能夠進入本校EMBA就讀,然而申請數次卻未能錄取。然而他沒有怨言,仍舊屢敗屢戰,甚至先上學分班課程以求更加了解整個學程運作與認識更多授課老師,只求最終能讓審查委員認同,達到獲得錄取的標準。所謂滿的水杯是倒不進水的。相較這種競爭對手,自恃高人一等的杜應該要能了解審查委員不錄取決定的善意才是。

(作者為成功大學管理學院EMBA執行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