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貓」與「馬」聯想

■ 敏洪奎

包括纜車在內的摩天輪、雲霄飛車等現代遊樂設施,提供的僅是短暫膚淺的興奮刺激,而剝奪了人與原野山川的親密接觸,誘使人失去深入領略大自然神秘莊嚴的興趣和意願。這類速食式休閒,對深化年輕一代人文素養激發其深邃思考,其影響顯然都是負面。市府文化局、教育局主管人士應都多少具有人文思維,當初不知是否曾就此對貓纜構想表達不同意見,還是市府團隊一意砸銀子拚表現,誰也不願出言掃老闆的興。

即使不考慮人文乃至生態環保等因素,為求長期吸引遊客,也該考慮纜車路線沿途景觀是否秀麗雄奇賞心悅目,纜車終點是否存在足資尋幽攬勝出色景點,讓人不致敗興而歸。就這兩項條件而言,興建貓纜不能不說是昧於地理知識的草率決定。

對台北郊山稍有認識的人,都該知道從木柵到貓空,兩側山脈都是表現平凡全無特色,狹長山谷也無甚可觀,都很難引動纜車乘客稱奇驚艷的興奮。終站貓空是兩旁矮山逼夾的狹小谷地,登山人東走筆架連峰,或西去猴山岳下指南宮,都是必經之地,但一般遊客來到這裡,除掉泡茶或光顧攤販打發時間,實在想不出有何值得遊賞景點。所以不論現下如何熱鬧滾滾,就發展觀光而言,架設貓纜並不是明智決策,多少類同建成圓環改建,又是前市府閉門造車作風的產物。

馬先生似頗介意別人說他只會慢跑游泳,當天忍不住說「我還會蓋纜車」,言下似頗得意。但不少市民或許更希望他能說「我還會讓人行道上市民,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台北有沒有貓纜,和多數市民日常生活無關,但沒有隨扈媒體追隨在側的廣大庶民,走在人行道上,隨時會遇上摩托車迎面衝來,或從背後疾駛超越幾近擦身而過,則讓人痛感基本安全感蕩然無存。去年我曾請教一位交警為何不強力巡邏取締,他說是警力不足任務繁多,實在照顧不過來。馬前市長若能急所當急,把部分砸在貓纜鉅額經費用於加強警力維護行人安全,是否更盡到市長職責?口口聲聲愛台灣,是否該先從自己治下子民愛起,至少不要讓他們走在人行道上都心懷恐懼,怕隨時會被撞倒撞傷?

如今馬前市長已卸任,重翻他任內老帳於事無補,但令人擔心的是,一個人處理市政都似分不清輕重緩急,又如何能期盼他有能力領導治理國家?

(作者為《小市民的心聲》作者孤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