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保華專欄》從老謝看幸福經濟學

文/林保華

謝金河在他主持的「老謝看世界」中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對談。看膩了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拆東補西與為了欺騙選票所作的這個論述、那個論述,還不如「世界看老謝」,聽聽謝長廷對兩岸問題與經濟政策的主張,尤其是他的「幸福經濟學」,以人為本,經濟成長要與幸福指數相配合。

謝金河在這一期的「財訊」上,談到台灣的大小企業走出去,連污染也走出去。這是台灣之幸,但是不是中國之不幸呢?應該說也是。然而這個問題在中國「拚經濟」時,不少中外學者已經提出了警告,要中國正視環保問題,但是中國是GDP至上,無視環保;也因為要統戰台商,把政治凌駕在環保之上。最近中國出現「藍禍」,藍藻污染長江三角洲的太湖、安徽巢湖、雲南滇池及珠江三角洲,就是盲目「拚經濟」的結果。其中無錫變為臭城,週末居民爭相出城找井水喝,高等院校因為無水可用而一度停課。為害之甚,以致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揚言,要以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整治太湖污染,哪怕GDP下降十五%。廈門在六月初也發生反對台灣經濟通緝犯陳由豪興建PX化工廠的示威,迫使當局暫時犧牲對台商的統戰而應承緩建。

中國的這些污染是台商帶去的嗎?有一部分是。因為還有其他外資與中國自己的企業。但是主要責任還是中國政府要負,為甚麼在招商引資時不限制污染嚴重的產業?為甚麼統戰台商時以犧牲國內同胞的切身利益為代價?

當然,現在台商在中國的處境越來越不妙,例如在提高企業所得稅後,最近又調降兩千八百餘項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重創玻陶、輪胎、自行車、紡織及鞋業等出口為主的傳統台資企業。但是涉及環保的只是一小部分,說明中央政府還沒有真正認識環保的迫切性。然而這個舉動卻給蕭萬長的「大中華經濟圈」當頭一棒,這叫「笑」臉貼上冷屁股。

就在這種導致各種不良惡果(包括貧富差距擴大)的「拚經濟」口號越來越被質疑時,馬英九、蕭萬長卻把共產黨的餘唾拿來作為自己的競選口號,企圖禍害已經比較乾淨的台灣青山綠水,難道也要讓台灣出現「藍禍」?

因此雖然此謝非彼謝,但是謝長廷「幸福經濟學」的提出與未來可能的實踐,希望能創造出台灣第二波的經濟奇蹟,人類與人類和解共生,人類與自然和解共生。謝長廷擔任高雄市長期間治理愛河,應該就是開始實踐他的「幸福經濟學」的一個環節,他的主張因為沒有選上台北市長而無法在台北落實,但是如果能當選台灣總統,那是全台灣的福音。台灣民眾應該給老謝這個機會,讓世界看老謝。

(作者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