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伯璋
貴報十九日報導「長期依賴呼吸器,年花健保一二二億」,內頁進一步探討因為部分家屬不忍放手,以及健保資源分配的問題。個人行醫逾四十年,臨床上看到不少病人錯過脫離呼吸器的黃金時間,以及終身必須仰賴呼吸器維生,也看過許多家屬為了是否替親人決定拔掉呼吸器,內心糾結不已,出現人性的拔河。筆者擔任健保署長多次聽到醫界對於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社會現象」,認為健保給付制度需要檢討,個人也從不逃避,務實面對問題。
健保所謂「呼吸器依賴」的定義,是指病人連續使用呼吸器超過廿一天。據統計,去年全台共有一.五萬人因使用呼吸器而分散在各醫院的呼吸照顧病房、呼吸照護中心、加護病房,甚至接受居家照顧,其整體花費約達一二二億元,平均每人每年使用呼吸器的醫療費用約為八十一萬點。其中一名使用呼吸器最久的個案,因當年病毒性腦膜炎導致呼吸衰竭,迄今已達十六年六個月,累計醫療支出二三一九萬點。
臨床上,造成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因,依統計,以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居多,其次是肺炎、敗血症等,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一○八年為例,新領呼吸器依賴重大傷病的個案有六○八二人,有四成七在使用呼吸器前卅天曾接受手術,顯示有部分依賴呼吸器的病人是因手術後尚無法恢復自主呼吸,而需要呼吸器,其中排名第一的手術是血液透析病人接受血管插管,換言之,台灣每年新增洗腎病人約九千多人,其中有兩千三百多人是呼吸器依賴病人,部分患者也許屬年紀老邁或有心血管共病的尿毒症病人,伴有心臟衰竭或肺水腫、肺積水、酸鹼值不平衡等症狀,在緊急洗腎後,仍須使用呼吸器。建議醫護人員要提早做好術前評估,可及時穩健進行透析治療,以免匆促間需使用呼吸器。在加護病房時,若有足夠照護人力,由醫護人員積極協助病人自主呼吸練習後,就有機會及早脫離呼吸器,避免陷入長期依賴困境。未來我們也會調整健保支付,鼓勵醫院成立呼吸治療團隊,提升病人急性期的照護品質,避免成為呼吸器依賴者。
台灣有全民健保,所有被保險人可避免因病而窮,或因無力支付醫療費用而不敢就醫,不論是呼吸器依賴或使用葉克膜治療,健保署都尊重醫師依臨床專業所提供之醫療服務,相關給付條件會進行滾動式檢討,至於資源是否合理使用,健保署將透過大數據分析異常申報,以及透過醫藥專家的專業審查等方式,我們也鼓勵醫師視個案情況,與家屬討論在適當時機將安寧療護納入照護方案中,讓健保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
(本文作者為健保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