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國際新局下的台灣 三點意見

◎ 洪奇昌

美中戰略競爭的國際新格局下,台美關係來到歷史高峰。然而戰機轟鳴飛越清晨的台北盆地時,國人敏感地聯想為共軍來襲,反映出台灣社會對兩岸可能的衝突風險是多麼地憂心。

台灣處於大國競合的前線,對於當前情勢,有論者堅持主張沒有九二共識,台海就失去和平兩岸終有一戰。這是過度悲觀甚至助長了北京對台的心理戰。台灣與中國建立對等和平的關係,並以獨立國家身分參與國際事務是台灣主流民意所期待;但這不必然以台海衝突為代價。蔡英文總統已展現絕佳的戰略定力,不冒進也不挑釁,蔡總統也多次表達願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基礎上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然而另一方面,有論者認為隨著台美高層官員會晤接觸,台美建交有望,重返聯合國也將實現。或者認為,台美經貿談判正在進行,去中國化的非紅供應鏈指日可待。甚者天真樂觀地認為現況下兩岸若爆發軍事衝突,美國會為了台灣在第一島鍵的戰略地位而無條件介入台海戰局,甚至提早派軍協防。這些都是不現實的期待,我們歡迎世界盟邦支持台灣,但卻不能盲目樂觀地將己願求諸於他力,台灣社會需要更理性地省視兩岸與國際現況做好相應布局:

第一,台灣對中四十%的貿易依賴不是一個按鈕就能歸零,這是涉及百萬戶家庭生計的重大議題,還需要時間有序地布局替代市場以及深化與台灣產業技術母國間的貿易關係。

第二,台美關係有美國國內因素和中國因素的制約,美國總統大選正酣,即便共和、民主兩黨對中政策有趨強硬的共識,但是美國對於升高對中關係的衝突所願付出的代價和決心是高度分歧的。例如,近期美國民調顯示只有三十八%民意支持中共犯台時美國派軍介入

第三,台灣重返聯合國或正式參與多邊組織有實務上的困難。聯合國的會員國結構、入會制度及其直屬的十五個組織有七個是由中國擔任主席,加上中國在聯合國的否決權等,其阻礙之大可想而知。且國際社群並沒有和美國一面倒,德國不排除中國5G電信設備進入市場;法國則表示「各國不能任由美中鬥爭擺佈」;俄羅斯則有學者認為是台灣造成台海中線默契不再。換言之,國際社群並不會無條件力挺台灣。

變動的國際政經格局中,自我感覺良好的樂觀或過度悲觀都是危險的。人助必先自助,台灣社會需要妥善布局並展現更大決心和團結,以因應未來局勢。

(作者為前海基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