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Bak Kwa(肉乾)被收進牛津字典

◎ 曾泰元

英文詞語的權威《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九月發布了今年第三季的新增,其中包含了三個閩南語的音譯詞,讓我們眼睛一亮,值得關注。

為什麼我們這裡說「閩南語」,而不說「台語」呢?因為就客觀事實而言,OED剛收錄的這三個新詞,並非來自台灣,而是來自東南亞。若把東南亞華人說的「閩南語」(Southern Min)或「福建話」(Hokkien)改稱為「台語」(Taiwanese),這對他們是種僭越,並不妥當。

閩南語貢獻的這三個英文新詞,兩個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是bak kut teh(肉骨茶)和bak kwa(肉乾),另一個來自菲律賓,是bakya(木屐)。

讀者的台語如果講得輪轉(「講會輾轉」),對台語羅馬字有點研究,可能會發現這三個拼字都有待商榷,主要是bak還是bah的問題(鼻化元音的標示和其他拼寫的細節姑且忽略)。然而,語言裡多的是將錯就錯、習非成是、約定俗成的例子。

這三個閩南語的字眼,已經廣泛使用於東南亞英文,OED只是描述客觀現狀,並在分析判斷之後,予以整理收錄。當然,正本清源是OED的職責所在,所以在閩南語專家的指導下,OED的詞源區塊也交代了正確的拼法。

英文詞典收錄的「漢源詞」如果只看音譯,那麼官話詞佔最大的一塊,剩下的方言詞由廣東話和閩南語瓜分。廣東話以老僑社和香港為窗口,佔方言詞的大宗,閩南語則以南洋的星、馬、菲為媒介,近些年來有急起直追之勢。

早期,約在二、三百年前,閩南語給英文貢獻了幾個詞語,譬如tea(茶)、ketchup(番茄醬,漢字可能作「膎汁」或「鮭汁」)、bohea(武夷岩茶)、pekoe(白毫)、cumshaw(小費/小禮物,漢字作「感謝」)等。近期,主要是過去的一百年左右,透過星、馬、菲的南洋華人,英文收錄了十餘個源自閩南語的詞語,譬如bihon(米粉)、lumpia(潤餅)、popiah(薄餅,即潤餅)、pancit(麵條,漢字作「便食」)、char kway teow(炒粿條)、mee(麵)、Ah Beng(小太保,漢字作「阿明」)、ang moh(洋人,漢字作「紅毛」)、ang pow(紅包)、kiasu(怕輸,漢字作「驚輸」)、kopitiam(咖啡店)等。

那台灣的閩南語對英文有沒有貢獻?據我研究,目前似乎只有一個nunchuck(雙節棍),此乃縮略自琉球語的nunchaku,最終可能源自台語的「兩截」。星、馬、菲的前例在先,台灣有許多吸引英語世界的元素,台語詞彙進入英文,應該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是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