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李筱峰/勿以新神話對抗舊神話

李筱峰/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中國國民黨過去的教育,說台灣人的祖先全都來自中國,台獨就是數典忘祖。此說完全無視於台灣本是南島語族社會,無視於我們的南島祖先。

然而,台派裡面為了破解上述的政治神話,卻也有人提出另外一種極端的說詞,聲稱台灣沒有來自中國(尤指清代)的移民,都是原住民漢化的。他們還把西方文獻曾稱台灣為Paccan,譯為「琶侃」,並說要恢復「琶侃國」。我對他們提出質疑,卻遭來辱罵,說我們這些台灣史學者受「黨國史觀之毒」、「華奴化後的無恥嘴臉,學習支那厚黑學後認盜做祖」。

一般台灣史學者認為其論不值一哂,但我有感於新神話有礙台灣建國,特提出反駁。

沒有閩粵移民來台,原住民族能自己漢化嗎?這是哪門子的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理論?完全背離文化人類學常識。

歷時二十二年的東寧政權結束後,原本約十二萬的漢語族人,約有近五成被遣回中國,「強有力者歸故土,所留者瑣尾殘黎耳」。這些所謂「瑣尾殘黎」的漢語族人大部分集中在府城(台南)一帶,不足以促成原住民族漢化。

清領台灣第十二年,地理遊歷家郁永河來台看到的台灣,除了府城之外,盡是原住民天地(詳見《裨海紀遊》)。會造成西部原住民族(後來稱「平埔族」)的漢化,是後來閩粵移民來台的結果。

雖有「清初移民三禁」,只准單身來台,但期間曾弛禁,且偷渡不斷,所以漢語族移民逐漸增多。

如果沒有閩粵移民,平埔族為何還漢化出有人講閩南話,有人講客家話?閩語為何還分漳音、泉音?客語還分海陸、四縣、大埔、饒平、詔安腔?

台灣民間信仰在清代逐漸定型,那是因為閩粵移民陸續移入,帶進各地原鄉神明,如開漳聖王、清水祖師、保儀尊王、保生大帝、廣澤尊王、靈安尊王、三山國王…。還有媽祖、關公、王爺、「中壇元帥」太子爺、玄天上帝、城隍爺、西王母、註生娘娘、七娘媽、西秦王爺、土地公…。如果沒有清代閩粵移民,僅憑平埔族自己漢化,會漢化出上百種神明嗎?

來台的移民念念不忘「唐山祖」,最後改拜「開台祖」。再說,祭祀圈、神明會難道也是「琶侃國人」自己漢化的結果嗎?

從《康熙台灣輿圖》上的六十五個「漢庄」、一二○個「番社」,到《雍正台灣輿圖》、《乾隆台灣輿圖》,漢庄超過「番社」,看不到閩粵移民的影子嗎?

清代文獻或碑文中有「民」、「番」之分,「民」就是指漢語族移民及其後裔。再者,「土牛紅線」、立石定界,不是在區分所謂「漢、番」嗎?一七六○年《台灣番界圖》是無中生有嗎?

已經出土的眾多「古文書契」,多的是漢語族向「番地主」承租或購買土地的契約。

一七二一年今嘉義大埔有二五七個漢語族開拓者(當中只有一名女性),難道他們都是漢化的「琶侃人」嗎?

清代三大民變主角,朱一貴一七一六年從漳州來台;林爽文一七三三年隨父從漳州平和來台,他們不是移民嗎?其手下群眾難道也都是漢化的「琶侃人」嗎?戴潮春事件時,戴努力調和手下的「閩客二屬」,他大概要怪「琶侃人」漢化幹嘛還分閩客?

清代台灣發生過六十次械鬥,難道是平埔族分別漢化成閩、客,漳、泉,再來進行閩客鬭、漳泉拼嗎?

一七○九年組成「陳賴章」墾號的泉州人陳憲伯、陳逢春、賴永和、陳天樞、戴天樞,以及一八三一年組成「金廣福」墾號的客家人姜秀鑾,閩籍的林德修、周邦正,難道都是漢化的「琶侃人」嗎?一七九六年率領漳、泉、客的移民侵墾蘭陽的吳沙,是一七七三年從福建漳浦來台的。

台灣地名中有泉州村 、安溪寮、晉江宅、同安厝、永定厝、龍巖厝、詔安厝、海豐村、陸豐村…,不是漢語族移民的原鄉地名重現嗎?

學者陳紹馨指出,清代台灣漢人社會是「農業殖民」;陳其南、李國祈教授著名的「在地化」與「內地化」之辯,其共同前提是清代為「移墾社會」。他們都「華奴化」「黨國史觀」嗎?

現代國家不以血緣思考,說台灣人的祖先沒有來自中國,和說全都來自中國,都是神話,台獨不須這種神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