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時評)泰國學運反思台灣憲法遺毒

◎ 李坤融

「憲法」作為國家實踐公平正義象徵,說明國家政府體制運作、基本人權保障的根本依據,而政府體制及基本人權會隨著時代演進有所調整及進步。同樣,若憲法無法保障人民權益,人民將會起身抗議不足。過去一個月,泰國各地幾乎每日皆有抗議活動,少則千人多至萬人,導火線除了疫情重創國內經濟之外,更是因為長期以來獨裁政府的壓迫,而獨裁政府的壓迫正是因為有憲法作為保護。

當前泰國青年對政府的訴求,包括:解散國會、終止騷擾異議人士、修正軍方制定的憲法等。能理解泰國學生希望透過這些內容,去落實泰國走向民主及言論自由。如同當初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學生所喊出的訴求:廢除刑法一百條、廢除國民大會。泰國當前處境,讓我們直接聯想到過去台灣處於威權時期的情況,缺乏言論自由、沒有民選代表,然後國家受到軍方所控制的時代。

那是台灣歷史的傷痕,如今台灣民主化,握有言論自由、選舉權等,都是透過長期的社會抗爭走來,也是多位民主前輩的努力。但我們卻始終沒有透過最根本、最具影響力的憲法層面,來彌合社會的歷史傷痕。當前中華民國憲法,有超過四十條被憲法增修條文凍結,代表近五分之一條文已經不使用,但是那些威權論述都還在裡面,包含「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增修條文的「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等句。憲法內容已不符台灣當前的社會發展,而這些字句的內涵展現的黨國體制思維,是一種歷史傷口。因為憲法的最高性,使人崇拜,但是當它過去有濫權時,將會使人畏懼。過去那些濫權,使台灣人民不敢吭聲,如今台灣啟動轉型正義工程,除了「去蔣化」等人物崇拜之外,我想「制定新憲」將是台灣轉型正義的最後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讓憲法不再具有那些威權內涵,讓憲法的制定回歸人民。

面對泰國的學運應給予支持,因為我們正是從過去灰暗時代這樣走來。作為台灣人,應該正視自己的歷史傷口,我們瞭解歷史的交織性將導致社會對於人物有正反面評價。但我們的社會能夠透過,制定一部屬於台灣人的新憲法,創造一套新的人權價值,創造一個台灣人民的未來想像,也許這正是真正實踐轉型正義的模式。

(作者為台師大公領系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