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國兩制」沒有為香港帶來繁榮與民主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週日屆滿十年。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中國從英國接收香港主權,主要是為了安撫香港忐忑不安的人心,兼以對一水之隔的台灣進行統戰,中國當局保證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要讓香港人「舞照跳、馬照跑」五十年不變。如今十年過去了,這個「東方之珠」雖未如有些論者所預言而出現「香港之死」,中國化的香港,經濟過度依賴中國,政治民主不進反退,儘管中國及部分香港政媒對「回歸十年」充斥歌功頌德,香港人仍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離境之後,以要求普選的民主遊行表達心聲。

香港從英國殖民地轉而成為共產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先天上存在政治與經濟都開倒車的風險。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統治,政治上港人雖未能當家作主,其享有的公民權利、自由新聞媒體,外加清廉政府、良好治安、自由經濟及完善法治,使得香港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及航運中心,經濟競爭力舉世名列前茅。相形之下,共產中國政治獨裁專制,公民自由權利遭剝奪,新聞媒體受箝制,經濟自由、法治及政府廉能都處開發中國家水準,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政經發展乃可能向下沈淪。正因如此,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當年必須以「一國兩制」承諾港人,五十年政經制度及生活不變,社會主義不行諸香港。

十年來,經濟上中國大致讓香港維持自由運作,特別是與主權移交同時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趁勢崛起,不但經濟蓬勃發展,還透過開放赴港旅遊等方式,讓其間飽受金融危機、禽流感、SARS等衝擊的香港,經濟逐步回春。不過,經濟依賴中國日深的香港,不但面臨上海、深圳在金融與貿易方面的競爭,也導致香港經濟暴露於中國泡沫及風險之中,而貧富懸殊的現象日益明顯,包括大學生起薪、家庭平均所得及低收入者薪資,十年來都有減無增,尤為香港經濟社會的隱憂。

經濟中國化容或讓香港經歷波折而短期回復生趣,政治中國化卻使港人預期的「港人治港」落空;面對不斷出現的強調「兩制」呼聲,北京政府卻顯然正朝「一國」方向推進。雖然中國承諾香港可享受外交、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有如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毫不掩飾地指出,這自治權是中央授予的。於是,透過人大不斷的法律解釋及政治操控,港人原預期今、明兩年實施的特首與立法會議員「雙普選」,至少五年內連正式討論的機會都談不上,這正是變成共產專制中國一部分的香港,政治上最明顯的悲哀。不僅如此,一度是香港特色的自由新聞媒體,也出現自我審查的倒退現象,民調顯示,六成香港新聞從業員認為新聞自由十年來不進反退。「一國兩制」重一國而輕兩制,不但窒息香港民主的生機,連帶也導致一般中國人民所渴望的政治民主、開放、透明,其實現更為遙不可及。

「一國兩制」的十年經驗,從而明白顯示,中國繼續一黨專政,兩制斷無實踐的可能,香港只有落入不民主的一國桎梏。「一國兩制」的本質如此,香港也許有部分人由於短期受惠中國經濟順境而加以肯定,對台灣大多數人而言,在民主進程明顯領先香港的台灣若落入「一國兩制」陷阱,已經擁有的民主自由勢必盡付東流,這也正是行政院陸委會民調指出,七成台灣民眾拒絕「一國兩制」的道理。

香港泛民主派代表人物的立法會議員李柱銘檢驗「一國兩制」,感歎十年來他仍不知何時香港才有真正民主。同樣值得世人關切的是,一個政治專制的共產中國,卻不斷企圖把更多人納入其不自由也不民主的「一國」之中,如此崛起的中國,絕非世人所應坐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