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釐清軍演事故調查報告的六大疑點

◎ 楊永年

海軍陸戰隊日前執行「聯合登陸作戰操演」預演,突因「海象驟變」發生突擊艇翻覆意外,造成官兵二死一重傷。大家都很希望知道,究竟事故的原因在哪裡?海軍陸戰隊能否預防類似問題再次發生?而海軍司令部也很快公佈調查報告,說明和「海象驟變」有關,並排除人為和機械因素(隱含不可抗拒性)。不過調查報告仍存以下六大疑點,或若疑點沒有釐清,我們擔心錯誤會重複發生。

第一,客觀性:出事的單位係隸屬海軍的海軍陸戰隊,海軍司令部是利害關係人,客觀性難免會遭到質疑。通常可由行政院、立法院或監察院籌組調查小組,或最好應有外部成員參與(撰寫)調查報告,較具說服力。

第二,課責性:陸戰隊出了大事,不只要對海軍司令部負責,也要對國家和全民負責。應該說,大家都很關心事發原因,也希望不再發生類似錯誤。因此,詳細公開,並具說服力的調查報告有其必要。

第三,多元性:通常事故發生不會是單一因素,而是多重因素所造成。也許海象真是關鍵,但為何演習前沒有注意?以及,過程中是否針對海象問題有過什麼因應的指揮、演習與教育訓練?都有許多討論空間。或者,排除機械與人為因素,等於同時剔除優良機械(艦艇)、教育訓練、戰略與戰術運用的可能,也等於排除海軍陸戰隊精進的可能性。

第四,公開性:為昭公信,調查報告通常多會公開;或即便存在機密事項,也同時存在非機密事項。這次海軍司令部很快的公佈調查結果,但未見詳細調查報告內容。例如應有公開證據證明海象驟變,才造成災難,因此這部分仍受質疑。

第五,海象的可預測性:海象和天候一樣,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但也存在許多可預測性,而這是氣象專業內涵。若然,是否海軍也應發展氣象專長,除了避免災難,對於戰略設計與戰力提升應有助益。

第六,人為的動態性:官兵操演過程存在動態性,調查報告撰寫的目的,即在調查推論有哪些可能的「人為」動態因素,可以避免災難;或若一旦發生,是否有足夠應變能力,或有無可能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官兵的應變能力,都是可檢討的議題。

綜言之,我們的許多調查報告,多在「追究責任」與「提升戰力」之間拉扯;強調公開性與課責性(接受社會大眾公開檢視),就可避免因逃避責任追究,造成事故真相無法還原。

(作者為成功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