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年輕人是改變世界的風

◎ 冼義哲

七月二日,柯文哲市長口中的「血滴子」、台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在廣播節目上,竟說出「二十幾歲年輕人都沒有在管內容和本質,就是在跟風」、「不曉得怎麼跟現在社會的年輕人溝通,民進黨這樣他們真的都OK嗎?」等語,被輿論撻伐後在道歉聲明裡又牽拖是因為「自己不挺執政黨就被黑」,實在讓青年世代聞者無不心寒,也讓社會看清她道歉毫無誠意。

會說出「年輕人愛跟風」,恐怕是跟台灣民主化後的社會脈動有所脫節。台灣每個世代的青年都勇敢站出來發表自己的主張、參與公共的事務,三十年前的三月學運是如此、六年前的佔領國會運動是如此,從推動婚姻平權到堅持抗中保台,吾人皆可自歷史的軌跡窺見「青年的理想與熱忱」正是台灣衝破威權統治、追求進步與民主最重要的一股動力。

蔡壁如委員一番話,將其自身的傲慢與對青年的鄙視表露無遺,認為青年無法獨立思辨是將青年「幼體化」、將台灣「巨嬰化」的行徑,此一言論背後的思維正是民眾黨被「黑」的根本原因,從柯文哲夫婦對於防疫國家隊尖酸刻薄的種種言論,到大巨蛋甚至兩岸政策讓年輕人「看破手腳」,卻一再妄想用酸言酸語略過社會的質疑,這才是年輕人與民眾黨漸行漸遠的主因。

讓蔡壁如委員出現「眼紅」的症狀,病因在於民眾黨「與年輕人對立」、民進黨「與年輕人對話」的態度差異。當民進黨遭遇挫敗時,青年會站出來與中央對話、黨會廣用新世代啟動大幅組織改造,甚至也將接軌青年世代化作日常的行動;而民眾黨卻是連相對年輕的候選人,都必須要派「保母」來操偶,無疑是把年輕人當成用完即丟的「免洗工具人」。

未來是年輕人的,是而政黨若想永續發展就要有青年加入,政治人物應以謙卑的心面對年輕世代的多元意見。如蔡英文總統所言,「許多公共議題,因為年輕人的關心和參與,在關鍵時刻發揮力量,改變了台灣」,年輕人的意見是改變世界的風,也是改變台灣,最重要的其中一股力量。

(作者為澎湖青年陣線顧問、澎湖縣武轎總會技術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