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喇叭型統媒 蓋離譜

■ 陳麗菊

今年即將到來的七月別具民主意義,七月一日香港回歸中國邁入第十年,七月十五日台灣解嚴二十週年。聯合報社論指陳台灣解嚴以來政經發展是「漏斗型」走勢,越走愈窄,因為我們有李登輝、陳水扁;中國則是「喇叭型」走勢,越走越寬,大國崛起,因為他們有鄧小平。所以,台灣陷入毀憲亂憲、黑金橫行、國家認同分裂、憲政混濁、經濟低迷、貪腐成風、民生凋敝中,中國則是一躍成了世界工廠、世界市場,香港則在鄧小平一句「一國兩制」下,鑽出了死胡同,政治發展正朝向普選特首領域升級,經濟前景看好。

不知聯合報拿什麼當丈量基準,去類比、評價其間的政經發展與成就,看來它是將經濟成長視為核心觀察指標,而民主化程度只有額外加分的妝點效果,至於用何種方式與手段讓國家富強起來則無關緊要。其漠視民主、自由、人權諸多文明世界的普世價值,卻高捧構築在踐踏這些價值上的經濟發展,實在令人不齒。

否則為何對台灣在解嚴後,李登輝主政下短短十年內完成了歐美國家歷經百年才完成的民主改革「政治奇蹟」視若無睹,卻夸談港人能於每年七一上街遊行爭取特首直選的權利是「一國兩制」的德政,殊不知就是因為中國沒有落實香港「馬照跑、舞照跳」的兩制承諾,才搞得港人要上街抗爭掙脫鳥籠內的假民主;台灣一九九○年三月野百合學運,結果是時任總統的李登輝接見學生與教授代表,承諾召開「國是會議」,儘速達成學生的政治改革訴求。

反觀,一九八九年北京天安門廣場卻在鄧小平一聲令下,解放軍開來了一輛接一輛的坦克車,鎮壓學運,任民主的血肉在廣場堆疊橫流;中國挾其十三億人口,提供廉價勞工的「貨源」,以其偌大的土地,任投資恣意橫行。這個世界工廠、世界市場,是著了魔、黑了心,用剝削、犧牲自己人民的身家性命建構起來的,是用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空氣、水源的方式換來的。台灣黑金政治與扁政府貪腐情事,的確是台灣民主化中的陰影與挫敗,我們應深自檢討。

但是,論起中國官員的貪污腐敗,大官小官及武警的乖張,動輒對「暴民」揮棍狠打、丟磚敲頭及活摘法輪功學員人體器官的反人類罪行,哪個才是罄竹難書?

(作者為智庫專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