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過來人看教師甄試

◎ 林彥佑

炎炎夏日,考季到來,不只學生要大小考,連老師也要全台奔波參加教師甄試,一圓教師夢。對此,筆者想提出個人淺見,供有意者參考,以期讓教甄與教學現場,不致產生錄取後的落差。

首先,是教具製作。站在教育立場,任何教學行為、策略、安排,都需符合意義、價值與教育性。如果從大多數的教具來看,它顯然只是輔助性的,並無法提升到無可取代; 因此,考生為了凸顯自我優勢,紛紛在教具上日夜加工,著實與教學現場的本質大相逕庭,甚至本末倒置。近來,有幾個縣市已特別強調不帶教具,而僅能以板書呈現,確實開啟教甄良風。

提起板書,是教師每一節上課必須具備的能力,姑且不論電子媒材的興起,舉凡批閱作業、書寫聯絡簿、事項傳達,「寫字」乃是最基本的;因此筆者建議,不只應該要求板書,更要提高板書書寫的比重,以挽救早被忽略的識字美感。

此外,因應新課綱,教甄命題的呈現應該要更生活化、跨領域化、問題解決模式化,因為新一代教師要帶給學生的,應是「關注生活中的學習」; 簡言之,命題時大可以朝向「活化的情境式命題」,而非傳統的三家課本抽單元、選課次; 倘若教甄試教沒有改變,這樣的選材其實很難在十至十五分鐘內,呈現新課綱、素養的教學。也因此命題可以改成「情境題」:「陳小華是五年級的小朋友,他在寫作文時,文筆流暢,內容豐富,但是在用字遣詞上,總是較為貧乏;請您設計十分鐘的教學,協助陳小華提升語彙的能力。」如此一來,與生活情境結合,更能考驗老師們對教學的臨場性與精熟度了。

最後,也令筆者納悶的是,在教學現場,筆者常被新進教師問到:「請問作文教學該怎麼做呢?請問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動機?」我問他們:「你們都考過教甄的,這些應該都很厲害吧!」他們跟我說:「教甄筆試都是考國文、文言文等,這些在國小都用不太到…」。這也讓我們深思,教甄的筆試,是否也可以更符合教學現場?

自信是不會騙人的,大膽地展現微笑,那代表對孩子的教學熱情;多一點教學亮點,展現「紫牛」,想想是否有別於他人的引起動機?有沒有更文學性的口語表達呈現(國語科)?如果名落孫山,不要責怪自己,這場戰役,主觀成份仍在,制度與大環境也是因素,重新調適,再出發吧!

(作者為國小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