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原鄉精神?拐彎抹角反本土

■ 陳儀深

馬英九發表《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新書,宣稱是第一次有系統的本土論述,同時可以反擊綠營的「族群操作」策略。可是,這本書明明是「非本土」甚至「反本土」,卻要宣稱是本土論述,這樣操作未免太沒誠意。

首先,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楊渡所撰的導論,開宗明義從台灣的地名、食物乃至科技產業來解構「本土」的意義,姑且不論他對歷史上的異說只擇取一個有利自己的觀點,有違學術常規,整體而言實是患了本土焦慮症,好像在指控一個政治上反中國的人,就不應該過端午節、不應喝豆漿、不應欣賞雲門舞集,殊不知文化生活和政治認同可以是不相干的兩碼事。楊渡還說,現在所謂的台灣米,不論在來米、蓬萊米、糯米,都不是台灣原生種,只有小米才是;其實大家日常吃的蓬萊米,「原鄉」就在陽明山上的竹子湖,由於日本人治台初期,不習慣在來米,曾在各地試驗種稻失敗,後來(一九二三年)在氣候潮濕涼爽的竹子湖設置原種田,成效良好而在一九二六年被台灣總督命名為「蓬萊米」,如果照楊渡的邏輯,支持「反日」的藍色選民都不應吃蓬萊米。

其次,什麼人是台灣的典範人物,才是馬英九出這本書的重點,他列出的五位是:劉銘傳、李友邦、胡適、蔣經國、張我軍,可以發現必須有濃濃的「中國性」,才是馬英九心目中的「台灣典範」,這至少是矯枉過正。個人認為尋找台灣值得效法的典範,應該「回歸到人民與土地、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不要管他是否與中國連結。本書其他篇章與徐宗懋的論點一樣,批評民進黨不知效法蔣渭水、林獻堂等前輩的抗日愛祖國精神,殊不知,台獨思想是「緣起的」,蔣渭水如果長命一點,能看到戰後國民黨的惡政,能歷經二二八事件而且沒被殺死,很可能就會成為積極的台獨運動者。

最後,馬英九認為民進黨的台獨主張是「一步步走向否定真實的台灣歷史,趨向虛無空想的錯誤」,他認為民進黨沒有繼承郭雨新、郭國基、余登發、黃信介等人的「寬廣視野」,實則,這四位前輩都是在戒嚴時代飽受國民黨特務監視、迫害的人,不是明獨也是暗獨,馬英九不應該得了便宜還賣乖。

總之,如果離開台灣這塊土地和人民的立場,把日治時代部分受苦的台灣人對原鄉(中國大陸)的憧憬,作為今天台灣人尋找出路的典範,才是一種「否定真實」以及「虛無空想」吧。(作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