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政府翻轉思維提高台灣辨識度

華航載運防疫物資援外,因「CHINA」的字樣,造成外界中國援助的誤解。會有這樣的認知,並非始於現在。看看中國的國航(左圖,法新社),就會發現與華航(右圖,資料照)的英文名稱何其難辨。

做為全球對抗武漢肺炎的模範生,「台灣」的正面國際形象水漲船高,許多國家媒體、專家、乃至政治人物的高度肯定,也凸顯對中國危害世界的不滿。台灣與中國大不同,正成為許多國家的主旋律。

然而,面對國際的注視,如何在這黃金時刻擦亮「台灣」這塊招牌,我們還需更多的努力。尤其在提高能見度與辨識度方面,民間認為政府在華航、護照等正名台灣的議題上,腳步不夠快,或先拋給立法院,美其名朝野公決,實是視為燙手山芋。

事實上,華航、護照等正名台灣,都屬行政權的範疇,做與不做,常因囿於不必要的思維,才顯得裹足不前。以華航為例,從「CHINA AIRLINES」到「TAIWAN AIRLINES」,官方態度保留的理由不外成本或航權問題,而傾向於先在「機身、內裝增加台灣意象」,改名則推稱需要「中長期規劃」。

華航載運防疫物資援外,因「CHINA」的字樣,造成外界中國援助的誤解。會有這樣的認知,並非始於現在。看看中國的國航,就會發現與華航的英文名稱何其難辨,華航長期執行政府任務,甚至是擔負最多次總統出訪的專機,如果做了白工、為人作嫁而長期不自知,這流失的鉅額成本又如何估算。

至於航權問題,已有專業建議可在華航之上成立控股公司,再新設「台灣航空」子公司,與華航進行新舊航權的交替轉換。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值此空窗期,是改造華航的良機。

護照正名台灣,更讓民眾有感。同樣因為「CHINA」的字樣,不少民眾在國外遭到誤認,對比享有免簽的國家數,台灣護照是中國護照的兩倍多,為了通行的便利,凸顯台灣以增強辨識度,這也都獲得七成以上民調的高支持率,如果行政部門還要推給立院公決,顯然又屬思維未翻轉。

這項推動,無涉國號的改變,說得白些,是思考在護照封面上,讓「TAIWAN」顯著化,或是僅呈現「中華民國」的中文字樣,在各個選項裡,達到避免他國混淆的最大效果。中國從不承認這一本護照,對岸的叫囂,也不該成為政府決策的主要判斷,眼下台灣與中國的國家形象有如雲泥之別,北京就希望國際社會最好難辨識,政府加緊腳步,不僅有民意後盾,也更凝聚國人的國家意識。

然而,護照正名台灣,主責的外交部是聲聲慢,另方面,卻突然在十二日通令所有駐外館處,統一律定駐外人員的名片格式,但因電文裡未同意使用台灣,反而引發爭議。

據外交部說法,這是「近期應國會議員要求統一外館名片標準格式」,才發送相關圖例給駐外單位。實際情況是,這是某藍委批評有駐外代表自行在名片加上「TAIWAN」,認定是「特立獨行」,要外交部調整作法。而外交部經一個多月即「明快」規範,所列無論是邦交國或非邦交國的駐館,皆一律用館名,沒有以台灣、或加註台灣的選項,而在名片圖案選擇上,還維持與國民黨黨徽高度相似的國徽。外交部雖澄清僅作參考,但原先出現的去台灣化及保留黨國圖騰的設計,反映的背後心態,已使人強烈詬病。

駐外人員對外代表國家,外交部希望在名片上有其一致性,固然可以理解。但問題是,為何僅以過去馬政府時代的名片格式當範本,當全球現在是高度評價台灣之時,想方設法最大凸顯台灣的意象或字樣,才應是外交部要通令全球駐館的最大目的。在因地制宜上,可考慮在邦交國律定以國旗為圖案,國名加註台灣,非邦交國如無法使用國旗為圖案,可改以台灣為圖案,不必然延續所謂國徽或梅花等作法。

在造成爭議後,府院把外交部對名片的決定權,轉由行政院接手,並與華航名稱、護照樣式等一起納入專案小組處理。華航及護照有賴於執政者順應民情,不用過多無謂思慮,擬定方案即展現行動。名片除國名或館名等必要的基本原則外,應再設法加入更多台灣的元素,而不是用慣性作法統一名片格式。政府要先翻轉思維,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