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罕病兒家長說話

◎ 黃邦吉

女兒為罕見疾病患者,發育發展遲緩,六個月大開始便去各大醫療院所進行早期療育,在六年的時間裡,我觀察到儘管少子化,現在家長卻更有意識,小朋友發展只要有點狀況,便會申請早療服務,所以早療的兒童並沒有減少太多。

健保的早療系統負擔相當沉重。熱門的治療師很難排到,因此常會出現上半年課,停止半年課;待排的小孩太多,只能大家一起上團體課程;甚至有職能十五分鐘,語言十五分鐘,小朋友去上課真的很像「搵豆油」。教學醫院的治療師也因忙於行政作業,小孩直接給實習生操作,不一定有空在旁邊觀看。語言治療更是集中在都會區,偏鄉的孩子很難申請。

健保所提供的早療,常供不應求,人滿為患。反而近日使用長照的居家復能,讓我發現更完善療育的可能。

誠如我家罕病兒,並不是單純的發展遲緩或是語言比較慢,先天的因素,是這輩子就注定是身心障礙者了。所需要的復健活動需要的強度,跟時間都會要更久。長照的居家復能,一次五十分鐘,老師非常專業,如針對我小孩的如廁訓練及肌肉活動,設計出非常好的活動。但因媽媽群組傳言,衛福部認居家復能遭到濫用,造成長照經費不足,故要緊縮案量,導致目前居家復能案件大量結案,許多身心障礙兒童不管程度輕重,最多使用三個月,最多展延一個月。若我們仍有需要,治療師需到會議中報告,接受復健科醫師的提問。在治療師不願意,個管員又有上級的壓力下,許多身心障礙幼兒家庭須再等待三個月,才能再次申請長照居家復能服務,讓療育黃金期再次停擺。

在台灣,對於身心障礙者的人權與教育並不重視,每個家庭總是要自己碰到,才知道經濟與精神負擔有多大。養育身心障礙者是真正的長期照顧,從出生到離開世界,都很需要家人的幫忙。希望政府在發展長期照顧體系時,能多考量到身心障礙幼兒家庭的須把握療育黃金期的需求,進行調整與修正,而非只是虛應故事,把身心障礙者納入申請就好。

(作者為前台中市政府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罕病兒家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