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人道補給談超前部署郵輪市場

◎ 方信雄

新冠病毒全球疫情嚴重,政府祭出防疫物資大方送的Taiwan can help牌,博取國際友人與輿論支持,如此善用有限資源打國際盃的創意絕對是正確的,然而也因此讓人無法理解主管機關為什麼不讓沒有搭載旅客,而且沒有確診案例的郵輪來台進行補給?眼前就有多家郵輪業者一再尋求台灣港口提供協助,讓漂泊海上多時的郵輪就近進行人道補給而不可得。

基本上,沒有搭載旅客又不准船員下地的郵輪,就等同眼前准許進港裝卸貨的貨船,甚至是桃機停機坪上的航空載具一樣。相對於美國外海四十餘艘,總共十三萬人等待靠岸的疑似染疫郵輪,我們實無理由不准船上沒有旅客、且在公海漫遊等候超過十四天,甚至一個月以上的郵輪進港進行人道補給。

當然以防疫必須料敵從嚴的角度考量,准許此等郵輪請求進港進行人道補給的前提必須是,船上沒有旅客,所有船員健康狀況良好且不能登岸下地,而且一旦補給完成即刻出港。

自疫情爆發以來,歷經層層管制,已造成全球經濟活力動能熄火,其中尤以觀光產業為最。以基隆港為例,今年郵輪到訪從六五○航次減至四十二航次,相關產業損失達二十億。

回顧自民國八十七年基隆港務局赴馬來西亞招商,說服麗星開闢基隆港航線,揭開台灣郵輪產業新頁以來,基隆港以地利之便與市民友善度,博得各國航商讚賞與部署,終至躋身亞洲第二大郵輪母港的排名,相關產業亦隨之屢創佳績。政府也積極投入鉅資大舉興建基隆港郵輪碼頭與旅客中心,如今碼頭與旅客中心接近完工,卻因疫情蔓延致陷入苦無郵輪泊靠的窘境。

值此百業蕭條,業者非仰賴紓困難以圖存之際,在無感染疫情之虞的前提下,准許郵輪進港人道補給,除可增添港口收益與港市活力外,更可提升港區周邊物流業者的商機。最重要的是,友善對待這些曾對我國港口貢獻良多的郵輪航商,不僅可在此眾人皆言不的險峻局勢下贏得國際觀感與形象外,更可視為搶奪疫後郵輪市場先機的超前部署,避免能營造基隆成為郵輪母港的航商掉頭而去,在周邊鄰近國家港口另闢母港。

(作者為海洋大學運輸系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