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說隱匿太沉重 請為海軍加油

◎ 諸葛風雲

近日因為109敦睦遠航訓練感染武漢肺炎,導致海軍乃至國軍遭到部分民眾撻伐,但說隱匿太沉重,實不應過度指責。

先說結論:官兵奉命出航保護海疆,不應因檢疫問題受到歧視。海軍防疫作為可以再精進,但新聞炒作、政治口水、甚至視若敵人的撻伐,絕對不宜。

分析如下:武漢肺炎的病毒變異不定,以目前的檢驗方式,醫師們很難在臨床上判斷是一般感冒或武漢肺炎。目前確診的官兵所驗出的病毒,都不是第一波感染的原型,所以極有可能是在出航前就已經有人帶原,加上官兵普遍年輕,抵抗力較好,出航前都未有症狀,但出海後,經過數月的海上顛簸,甚至頭暈、嘔吐、艙內外冷熱交替,抵抗力下降,於返台時發病。

有論者主張海軍出航前普篩,但這需要進行抗體檢驗,抽血才能發現抗體。或謂返航後應該要上岸集中檢疫,這在沒有上級(含疫情中心)給予指導下,很難設想。此外,當時解放軍遼寧號航艦正在繞台航行,敦睦艦隊兩艘巡防艦顧不得檢疫就直接出海監控,怎能苛責保疆衛土的將士呢?至於所謂指揮官怎不進行怎樣的防備云云,須知若出海前無異狀、邦交國也無病例、臨床診斷的都是一般感冒、上級也沒特別指示,你會怎麼判斷?

海軍乃至國軍,都是我們的子弟,跟醫護一樣二十四小時堅守崗位。船艦上面是密閉空間,多人一艙,請想想:當大家對搭乘幾小時的飛機都非常驚恐的時候,海軍可是好幾天、甚至幾個月在同一個密閉空間共同生活的!

不能不提醒的是:國軍各級幹部所受的訓練是作戰,有關防疫的作為,尤其這百年一見的武漢肺炎,更需要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導,以及國防部軍醫局的協助。對於艦隊出航返航相關的檢疫措施,這次防疫上的「意外」,是值得我們檢討、精進。美軍艦艇縱橫四海,返航相關的檢疫措施就值得我們參考,而不是像目前編組的聯檢小組指示進行一般的安檢及形式上的防疫檢查。

感謝海軍,感謝國軍!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軍民一起繼續守護台灣!

(作者為醫療業主管,「中華台灣福爾摩沙國防軍」部落客)

記取教訓 海軍更強

◎ 魏台生

武漢肺炎疫情是全球百年一見的浩劫,所幸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步步為營、又不失溫暖的掌舵,大部分國民也都加入了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的防疫作戰。

敦睦艦隊的疏失,的確是防疫戰爭裡的一場挫敗。然而,戰爭可能還很久,如何在後續的戰場,再次一步一步贏回一場一場的戰役,遠比責怪謾罵要重要的多!檢討敦睦艦隊的聲音之外,我們做了什麼?十七年前的SARS,經歷了和平醫院封院的錯誤與傷痛,讓今天我們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更強大。那麼,經歷了敦睦艦隊的教訓之後,海軍如何變得更強大?

除了國防部的調查、究責,軍醫局和海軍艦隊指揮部甚至海巡署對於其他的艦艇,都有了什麼樣的補救防疫指引呢?敦睦艦隊會發生的,已經在美國航空母艦羅斯福號、雷根號、法國的戴高樂號都發生過,在所有的船艦,都可能發生。所以,對爾後船艦靠港時放假班的防疫指引呢?船艦出海時的防疫指引呢?甚至接戰狀態下的防疫指引呢?這是敦睦艦隊的挫敗教給我們的,我們學習到了嗎?

只有徹底痛定思痛,只有徹底記取教訓,從失誤到超前部署,這一股力量,才是台灣最大的財富。

(作者為前海軍預官,資深廣告人)

軍醫 確實是個問題

◎ 陳宏煇

拜讀前海軍士兵投書「艦艇軍醫專業嗎?」,感觸良多。當大多數人以放大鏡在檢討磐石艦染疫的問題時,身為軍人的一份子,卻是希望國防部能夠利用此一時機,好好檢視部隊內甚少受到重視的軍醫人數不足問題。

相信當過兵的人都會覺得部隊的軍醫是不能夠信任的,因為如果身體感覺不舒服到醫務所看病,醫官就只是簡單的問診,看一下喉嚨、量測一下耳溫,接著就以感冒來搪塞,然後再開些消炎藥,嚴重點就是幫你轉診到軍醫院,所以很多官兵都利用休假時到外面的診所或醫院看病。

其實,並非部隊裡的軍醫素質不好,而是部隊裡的多數醫官都非醫學系畢業,很多醫學系畢業的醫官,到部隊實習一年後便回軍醫院服務,在醫官人數不足情況下,多數部隊的軍醫官只好改以非醫學系畢業者代替,而本身專業性不足,就只好看感冒這類簡單病症,或是幫忙外傷傷口擦藥。

筆者認為,國防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原本就少,再加上近年來部隊精簡,專業軍醫到部隊服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解決軍醫不足與專業性的問題,應是國防部可檢討精進的課題之一。

(作者為大學教官,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