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與中國在全球的組織戰

◎ 朱言貴

世界各國疫情嚴峻,醫療物資缺乏,台灣捐助防疫物資陸續運到世界各地,甚至廣告刊登美國紐約時報,但是蜻蜓點水式的作法,其後續效果如何,難免遭人質疑;而中國採取組織戰,效果立竿見影。

當然,財大氣粗不一定對,然而要在國際社會出人頭地,若是沒有相當程度的實力,根本不可能開花結果,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之後,然後呢?恐怕沒有人追問其成效,至於有多少美國民眾會閱讀該廣告,確實是一項最大的問號,此點無庸置疑。

中國在全球各地的努力經營,可以說不遺餘力,近年來除了在聯合國暨其附屬的組織,中國人員佔盡了極大比例的重要位置,聯合國的維和部隊也是以中國的軍隊當主力,加上在世界各地廣設孔子學院,企圖在文化的層面,再攻下一城,讓全球人士了解中國的想法與價值觀,軟硬體兼具。

尤其在非洲地區,中國扎根最深,凡是去過非洲地區的國人,莫不了然中國在非洲地區的投入之重,簡直當成自己的後花園來經營,毛澤東就曾說過一句話,那就是中國即是被非洲大陸的朋友們,一舉抬進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子,代表著中國跟非洲大陸的關係密切,實在可想而知。

在民國五、六○年代,中華民國有位非洲先生,就是長年擔任外交部次長的楊西崑先生,經過其苦心孤詣的經營,才能使得中華民國在非洲地區有可觀的成績,可惜老成凋謝,等到楊西崑先生離開外交戰場,因為後繼無人緣故,整體非洲地區,中華民國一一棄守,目前僅剩一個邦交國。

除了總統之外,外交部長的發言,亦有代表國家的作用,可是面對新冠肺炎爭議,外交部長吳釗燮卻跟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槓上了,後者更是首度點名台灣,滔滔不絕地罵台灣人對他的人身攻擊,如果說吳釗燮是表演給中華民國人民看,那麼譚德塞則是表演給非洲人看,蓋譚德塞是非洲人。

看看別人,再回頭想想自己,我們似乎太在意自己的感受,於是忘記世界的存在,徒然招惹外界反感,畢竟中國在非洲地區及全球各地進行組織戰,投下無比的心血在經營,除非我們迎頭趕上,否則恐怕很難撼動中國在全世界之影響力。

(作者為空大法律課程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