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海角七號.梨泰院Class.地方創生

◎ 林文彬

韓劇《梨泰院Class》十六集播畢,收視率達百分之十二之高,引發熱議。難怪友人向我推薦男主角愛屋及烏再造商圈的範例。這與電影《海角七號》同樣具有隱藏版的社造精神,頗能打動人心有關。

例如《梨》劇的第九集,男主角再造左鄰右舍的店家,從菜單、擺設、服務等忙東忙西,即使女主角功利主義似地勸說把自己的店管好就好,休管他人瓦上霜。男主角仍認為,這條街需要大家一起好起來,自己的生意也才會好——這就是社造的精神,也是他成功的秘訣,果不其然,他的努力感動了店家、自己的員工,和大地主婆婆的資金挹注。眾志成城,他們的生意扶搖直上,已非昔日大公司、大連鎖店夾擊之下的吳下阿蒙。

這是時下道地的「地方創生」故事。當然在劇外我們不必拘於男主角為求報復才陷入「我一定要成功」的魔咒。實際上台灣到處多的是良善初衷的社造成功模式。

《梨》劇男主角能在自己顛沛的時刻,願以「You Are Ok, I’m Ok」里仁為美的胸懷,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經營哲學,以及認清自己應該和大家團結的處境。尤其近日武漢肺炎疫情來襲,更需大家一起來社造、創生,「疫」起來找到自己。

記得《海角七號》馬如龍演的代表站在面向湛藍大海的旅館窗前說,這樣美麗的大海都BOT,我們卻甚麼都看不到。於是他執意找回政治的初衷,自組在地樂團,唱出自己的聲音,也找到了恆春自己的溫度和亮點。這是超越郵差茂伯找到「海角七號」的溫暖人情之外的地方情懷,打動人心。

因此,「大家好,我就會好」開啟了商圈的魅力;從而「地方好,我們就會更好」,必是這些感人的社造故事要我們一起來找到自己的最大啟示。

(作者為雲林縣議員,著有《台灣的第三條路:社區營造政治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